第一卷 青州问道 第九十八章 九鼎传说
    “先生教诲,学生必铭记在心!”易子轩恭敬地行了一礼。

    慕知浅坦然受之,道:“男儿有志气,是好事,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倘若没有志向,终究会一事无成。然则——”

    “修行之事,艰难无比,讲究财、侣、法、地!唯有四者兼具,方能勇往直前。”

    “若说财,有巢村虽传承久远,历史悠久,但并无深厚底蕴,老师又身无长物,财之一道于你并无助益。”

    “若说侣,你修炼家传玄功,本应由汝父指导,只是事违人愿,老师虽才疏学浅,但想来也能为你解疑答惑,望你莫要嫌弃。”

    易子轩连称不敢。

    慕知浅接着道:“若说法,凭你如今之修为,便可见易家玄功之精妙,可谓高深莫测,老师并非剑道中人,不敢说指教,只能与你探讨一二。”

    “至于地,今日先不谈,待过上几日,必见分晓,到那时,财之一道或许亦有转机。”

    易子轩虽觉得好奇,但既然先生这么说了,想必有他的道理,无需多问。

    “子轩,你觉得自己如今的实力在道基境中如何?”慕知浅问道。

    “这……”易子轩本来想说应该还算不错,可一想到自己所修炼的沧月星海诀,便鬼使神差地回道:“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虽不中,亦不远矣。”

    慕知浅长叹一声,道:“道基境虽有小成,大成,小圆满,大圆满之分,但追根究底,不过是一身气血之力和精神意志有所差距,或者说,三鼎之力,精神化念,是突破识藏境最低的门槛,以此成为的神通者也是最弱的那种,基本上没有突破成为真人的可能。”

    易子轩面露惊疑之色,道:“先生是说,村长还有雷肃他们几个都是这种最弱的神通者吗?”

    “没错。”

    闻言,易子轩显得有些失落,因为即便是最弱的神通者,他也不是一合之敌,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慕知浅话中的真意,“先生,那照您的意思,道基境有许多人都能突破三鼎,达至更高境界?”

    “只以小成,大成,小圆满和大圆满来判定道基境的修为和战力,毕竟有所偏颇,所以,真正评判道基境战力的,是靠所能凝聚的气血之鼎的数量。气血之鼎,以气血为本,精神操控,元力为辅,最能体现一个修士的全面战力。南雨道外有许许多多资质不俗的修士,一般也只能凝聚四鼎或五鼎,此后,他们便会考虑沉淀积累,搜寻灵丹妙药,破入识藏境,成为其中不弱的存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