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八零之女主大嫂不干了》全本免费阅读

    第 59 章 “ 第 59 章

    大队几位干部听完赵瑞的陈述 , 又分着看了报纸 , 面面相麂 , 一致看向坐在首位的大队长和支书 。

    二人一个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 一个低头用手抠着报纸 。

    “ 您二位倒是给句话呀 ! “ 会计着急道 。

    其实 , 他们也需要看报学习的 , 哪里会不知道赵瑞说的这些事儿 , 不过是他们这儿离改革的地方太远了 , 上边领导思想没那么开化 , 再加上石栗大队不缺粮 , 所以大家伙儿都不愿顶着被撸下马 、 甚至被劳改的风险挑这个头 。

    但今年不一样了 , 赵瑞带着人种那两分自留地西红柿挣的钱 , 动了人心了 !

    想想一个壮劳力每天下地挣十个公分 , 不过能换五六毛钱 , 那二分地在下工时间随便伺弄几下的收益 , 就能抵得上一天累死累活干几亩地挣的钱 , 谁还有心思干活儿 !

    “ 支书 、 队长 , 咱们干吧 ! “ 有人提议道 。

    又有人附和 ,“ 是呀 , 这报纸上这位不是主管农业的大领导吗 ? 他都说能干 , 咱们怎么就不能干 ! “

    「 这上面还说那个村子打的粮食 , 家里都放不下 , 得搁屋外 , 那得有多少 ! “

    几人七嘴八舌地劝说着 , 考支书用旱烟杆敲了敲桌 , 待人安静下来后 , 只问赵瑞 ,

    “ 你今天来 , 要是促成了包产到户这事儿 , 也打算用来种菜 , 挣了钱再买粮食交公 7“

    赵瑞不种红薯又买红薯养猪的事儿 , 可让人笑话过 。

    赵瑞点头 ,“ 是有这个打算 。“

    未来几年都不会出现粮食危机了 , 这样干没问题 。

    「 还用那个大棚 ?“ 大队长接着问道 。

    “ 对 。 「 赵瑞答道 , 他和钱或光达成了交易 , 钱或光那边可以用做试点的名头 ,

    给他发过来 。

    在场的几人一听 , 更心动了 。

    一年三茬茶菜 , 可能挣不少钱 , 尤其这反季蔬菜 , 翻倍的赚 。

    原本几人中有人认为花钱搞大棚不值 , 如今也重新审视估量了 , 心里暗暗算着一笔账 , 到底划不划算 。

    而后 , 又开始劝说大队长和考支书 。

    两人对视一眼 , 让赵瑞先回去 , 他们再开会讨论讨论 。

    赵瑞知道大家都动摇了 , 既然如此也不着急 , 告辞离开了 。

    他走后 , 考支书叹了口气 ,“ 既然要干 , 那就议一议怎么分田分地才能让大多数人满意吧 。“

    于是 , 在场之人喜笑颜开 , 开始讨论起来 , 只不过一说按户分 , 一说按人口分 , 双方各持观点 , 吵闹起来 。

    一吵就是好几天 , 终于吵出了个章程 , 召开了村民大会 , 宣布包产到户 、 分田单干的决定 , 按照人口数分田分地 , 至于地的优劣 , 均衡着来 , 好田搭劣地 , 劣田掀好地 。

    赵瑞家人口少 , 田地加一块儿只有八亩多 。

    赵母不由感慨 ,“ 要是你和小南早点儿定下来 , 咱家还能多分点儿 “

    赵瑞闻言一笑 ,“ 再多分点 , 那是要累死我 。“

    说着话 , 眼见又浮现江南巧笑威然的模样 , 这才分别几天 , 他就愚得厉害 , 怪不得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赵瑞叹息一声 , 夜里又将那条红裙拿出来看了又看 。

    地分好了 , 大队委开始组织村里需要大棚的人家报名交钱 , 只即使人人心动 ,

    能负担得起的人家也是少数 。

    赵瑞找大队长以大队的名义开了介绍信 , 又按要求填好申请表 , 才给钱或光去了电话发货 。

    钱或光才跟赵瑞发了一赵财 , 如今又得了一笔大订单 , 哪有不开心的 , 满口答应 , 利落帮他办好 。

    李旭等赵瑞挂了电话后 , 笑嘻噜地问他 , “ 瑞哥 , 你不去沪市接货 , 看看我姐 ?“

    李旭明知他去不了 , 还拿言语诱惑他 , 赵瑞咬牙一笑 , 逸住他 , 迎着这大冬天的寒风 , 到山上把去年长势不好得那些中药全拮回来 、 处理了 , 小赚一笔 , 又让李旭成功醒了醒神 “。

    而两人口中的江南 , 和莫敏一起从印刷厂回来后 , 计算起她们这学期来的收入与支出 。

    虽然七月 《 狂营 》 休刊了 , 但是供给 《 雅意 》 的稿子和话题是她们早就准备好的 , 因此 , 七月她们仍然收到了五十元的服务费 ; 八月放假 , 无支出也无收入 。

    九到十一月复刊 , 共收入 《 雅意 》 的服务费一百五十元 ,《 狂营 》 判除成本后 , 卖报收入十一元二毛二 , 批发收入六元零三毛 。

    支出了本学期六

    期报纸稿费后 , 账面上还剩下二十一元六毛 。

    而现在她们为了制作 《 班马 》, 已经支出了封面封底稿费四十元 、 三百份免费报纸成本五元零七毛 , 美术人员一人工资十元 , 兼职人员画酬九元 , 杂志印刷制作费二百七十八元零五毛 , 再加来回的车费 、 样刊纸张油墨等拉拉杂杂费用两元零一毛 ,

    合计三百四十五块零三毛 。

    “ 咱们和 《 雅意 》 一样定价三毛二 , 扣除用来作样刊和赠送宣传的一百本后 , 就要赔三块七 , 这且没算作者们的稿费 。 “ 莫敏放下手上的笔 , 叹气道 。

    江南笑着劝解道 ,“ 创业初期总是要有投入的嘛 , 只要宣传到位了 , 品牌做起来了 , 后期销量起来了 , 咱们就能挣钱了 ! “

    莫敏点头叹息 , 是这个道理 !

    而后又 “ 啊呀 “ 了一声 , 无奈笑道 ,“ 我还算少了 , 咱们批发给升岩峰总不会是三毛二吧 ?“

    江南点头 , 要经营品牌 , 就不能允许毕岩峰随意定价了 , 所以一定要给到他足够的优惠 ,“ 给他二毛八吧 , 把印刷成本赚回来就行 , 先期还要靠他给咱们把杂志散 \

    去做宣传 , 合同先签一年 , 明年再重新定价 。“

    说到这儿 , 两人又讨论起发行问题 , 商议后决定去找团委帮忙 。

    王书记听说她们的来意 , 拿出早早准备好的两份介绍信和推荐信 , 一份邮局的 , 一份心华书店的 。

    江南和莫敏惊喜不已 , 接过后连声道谢 。

    王书记笑道 , “ 去谢谢牛教授吧 , 是他先让人送来了推荐信 , 我才给你们开的介绍信 1 “

    莫敏忙道 ,“ 都要谢的 , 感谢考师们的支持 。“

    王书记听了直感慨 ,“ 没想到 , 你们走得如此之快 。“

    转眼 , 就从校内转向了校外 , 居然要发行杂志了 ,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 校园报快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 唉 !

    江南和莫敏可不知道王书记的心理活动 , 道谢又道别后 , 便往牛教授办公室去 。

    面对她们的道谢 , 牛教授轻轻摆手 , 和蔼笑道 ,“ 我很期待你们的成长 , 也愚瞎瞧这条路你们能走到何种地步 。“

    江南闻言 , 微微收起笑意 , 坚定道 ,“ 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

    解决了大致的发行问题后 , 就是跟进杂志的制作 , 江南杨玲莫敏课业都不轻 ,

    所以只能抽空轮流去印刷厂 。

    十二月初 ,《 班马 》 终于制作好了 , 江南和业务员联系暂时不送货 , 她和莫敏杨玲到印刷厂取了几本新杂志 , 先带去邮局和心华书店 , 谈定邮发和代售的各项细节

    及事宜 , 才让印刷厂先将杂志送到邮局和书店各二百份后 , 再帮她们送回学校 。

    明明一切很顺利 , 三人脸上却没个笑意 , 俱是一脸坚毅 。

    她们被蔑视了 , 因为凭区区几人便不自量力做了一份杂志 , 还大摇大摆上市发行 ; 又被人明里暗里不看好兼奚落 ,“ 名校生资源就是好 “ , 否则 , 哪能和他们这种单位拉扯合作细节 。

    显然 , 这些人对江南居然敢大方跟他们谈条件很有意见 。

    “ 莫欺少年穷 。“

    背对邮局 , 杨玲这样说道 。

    而后 , 三人头也不回走了 , 皆在心里发誓来日一定要让这些人刮目相看 。

    印刷厂的卡车进校 ,F 大师生原以为是心华书店来卖书 , 满怀期待 , 谁知不是 ,

    失望之余知道是 《 狂暑 》 的新杂志做好了 , 又升起好奇心 。

    在江南验货 、 核对后 , 给印刷厂的业务员结尾款 , 送人离开时 , 莫敏几人已经将一探杂志拆开售卖了几本 。

    还有不少同学围在一旁 , 拿起翻阅起来 。

    江南见到这一幕 , 才露出真心的笑容 。

    “ 给我也来一本 ! “

    江南正看着人群出神 , 便听有人在她耳边道 。

    她转头 , 原来是邓芳芳 。

    江南笑 , 把她手上的钱推回去 , 让被人围在角落里 , 怯生生的楚山青给她递了五本出来 , 悄声向她道 ,“ 送你一本 , 另外四本 , 麻烦你帮我送给你的高中学校 。“

    “ 送给学校 ?“ 邓芳芳挑眉 , 这又是什么意思 ?

    江南解释道 ,“ 这本杂志的受众主要是学生 , 我们没地方宣传 , 只能依靠这种方式了 “

    将杂志免费送给沪市的初高中生 , 先让老师和学生试读 , 如果他们觉得作为一份学生拓展读物不错 , 对学习和写作都有帮助 , 也许会想订阅呢 。

    邓芳芳听完后点头 , 她了解了 , 于是爽快应下

    , 但是手上的钱还是塞给了江南 , “ 上次你们帮我登报 , 也没什么能谢你们的 , 这次就当报答你们了 , 不要让我再你人情 1 “

    这 “ 人情 “ 说的江南不收钱的事儿 , 江南无奈 , 没再当着同学们的面儿给她还去 。

    而后 ,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 , 邓芳芳要赶去摊子上帮忙 , 就道别走了 。

    邓家的摊子又重新开张了 。

    围观的同学们看了会儿热闸 , 看过杂志觉得有趣的同学们又买了几本走 , 江南几人才将卸下来的杂志搬进办公室 。

    “ 同志们 , 新杂志到库 , 售出十三本 , 开门红 ! “ 莫敏大举着手上的钱币 , 欣扬声道 。

    江南闻言 , 立即 “ 呦啪呦 “ 用力鼓掌 , 杨玲随后跟上 , 楚山青愣了一瞬 , 也拙走手动作小小地跟着鼓起来 , 逗得三人一笑 。

    掌声落下 , 莫敏才分派任务 , 分头去给作者们送样刊 , 又给几位沪市本地的作者和相熟的同学多带上二至四本 , 请他们送给他们的母校 。

    因为楚山青胸膜 , 所以分了几位送完杂志就能走的作者和对他们多有照顾的如王书记 、 牛教授等师长 , 拜托人的事儿由她们三人完成 。

    江南三人的话术极为统一 ,“ 出名 「 不还乡 , 如锦衣夜行 , 好歹让学弟学妹们瞿仰下诸位的风光 1 “

    这话一出 , 逗得几人哈哈大笑 , 又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 几人俱是一口应了下来 。

    又说带着杂志回到摊子上的邓芳芳 , 将杂志小心递给她妹妹 , 并嘲咐道 ,“ 你把这四本杂志带回家给大弟和小妹 , 让他们分别带到学校送给他们语文考师 , 就说是 F

    自主创办的 , 送给班上同学作课外读物 。“

    而后 , 邓芳芳给妹妹介绍了杂志的来历 , 她妹妹知道这是曾经帮助过他们家的江南等人创办的后 , 更加上心 , 回家后便将杂志分给了二人 , 并严肃警告二人一定要亲自送到 。

    二人虽然也很感谢帮助过他们家的人 , 但并不想牵扯到学校 , 心里有些不情愿 。

    只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 这个年代的娱乐太少 、 学生对于书籍的渴望也很热切 , 两人不过随手翻了两页 , 就被里面的小说和杂谈趣事吸引住了 , 直到被邓母催促才熄灯睡觉 。

    第二天 , 兄妹俩顶着一对相似的熊猫眼 , 却神采奕奕 。

    “ 哥 , 你看完了吗 ? “ 小妹问道 。

    她哥遗憾摇头 , 小妹欣喜 , 低声道 ,“ 你说 , 我们能不能留下一本 , 或者等我们都看完了再送去 。“

    否则 , 就要跟同学们抢着看了 。

    “ 不可以 1 “

    邓小妹忽听她二姐的声音 , 惊得立马立正 。

    只又听她二姐道 ,“ 大姐那儿还有一本 , 我今天去帮你们带回来 , 这四本必须今早带到学校 。“ 不然 , 弄脏了 、 看旧了怎么办 ?

    “ 你们要是喜欢 , 可以让大姐以后都给你们订 , 好像整年订会便宜一些 …...“

    摆摊以后 , 家里条件好了许多 , 供得起这每月一本的杂志 。

    两人听了这话 , 瞬间又振奔 , 草草吃完早餐 , 收拾好书包往学校去了 。

    早读后 , 两人就迫不及待去了考师办公室 。

    二人的语文考师对视一眼 , 虽然没打开看里面的内容 , 但一瞧两人这黑眼圈就知道什么情况 , 笑眯眯问道 ,“ 好看吧 ?“

    两人连连点头 。

    “ 熬夜看的吧 7“

    二人又瞬间僵住 , 邓小妹的考师拍了一下桌 ,“ 邓巧巧 , 你今天要是敢在课上眯一下眼 , 我会告诉你们班主任 , 让你一整天都站着听 ! “

    邓小妹瞬间萎靡 , 只听她哥的语文考师也道 ,“ 你也是 。“

    听得她哥和她同病相怜 , 心情好了一点儿 。

    而后 , 两位者师把兄妹俩赶回去上课 ,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