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汉武二三事(十八)
    【到底是寄予厚望的太子,自打刘据出生,猪猪在他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虽认为“子不类父”,但是他自始自终还是把他当作继承人培养,他太清楚一个几动兵戈的帝国需要的是一位仁德宽厚的后继之君,所以仅凭他人的几句话就让他相信太子造反,他是难以接受的。】

    【于是乎,猪猪派出使者,想召太子过来一问,他给他找了无数借口,或害怕,或痛恨,总之他不会一言定太子的罪,他更想听太子的解释。】

    【猪猪的想法挺好,若他们父子真见面了,所有的误会都将解除,可惜坏就坏在那个使者身上,致使他们父子至死未能相见。】

    【这个使者也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害怕亦或是他根本就是反太子党的一员,总之他出去转了一圈,愣是没见到太子就回来了,他没见到就没见到呗,偏偏回来还要造谣一下,哭着跟猪猪说,“太子已经造反了,想要杀我,我赶紧逃回来向您禀告啊!”】

    秦朝。

    嬴政冷脸相怒,自打知道矫诏事件后,他最恨这种满口谎言的乱臣贼子了。

    虽不是他大秦的事,但是他感同身受,真真欲杀之而后快。

    汉朝。

    高祖时期。

    刘邦收了那一脸痞笑,虽说天家无亲情,必要时,他会毫不犹豫的牺牲掉子嗣的,但是却容不得乱臣贼子离间天家感情。

    所以那使者真该死!

    景帝时期。

    刘启抱着小刘彻,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事,不说,他也料的到了。

    “彻儿啊,你日后莫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尤其是在继承人这样的大事上!”对刘彻,刘启语重心长。

    造化弄人啊!他逼死长子刘荣无奈为之,可这位太子是寄予厚望的呀!怎的也到了父子相残的地步。

    武帝时期。

    汉武朝堂静的可怕,简直到了针落可闻的地步。

    汉武帝刘彻整个人散发着阴沉的气息,就差一个契机,就能爆发当场。

    所以所有人都把自己的气息缩得再缩,谁也不想做那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