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七十四)
    【当初崇祯帝全国众筹也就筹到20万,还不过周国丈给叛军的一个零头呢!何其可笑啊!皇帝没钱,大臣没钱,拼拼凑凑好不容易凑够了20万,可实际上呢!皇帝确实没钱,但是大臣真的没钱吗?看看闯王抄出来的家底,个个都是土豪啊!有记载,最终闯王缴获的就有七千万两白银,珍宝无数。】

    朱元璋目眦欲裂,该死的贪官污吏,当真是杀都杀不完。

    洪武帝磨刀霍霍,洪武朝有过贪污的官员胆战心惊,不会殃及到他们吧!比起明末的这贪污,他们这真的不算什么吧!

    永乐帝朱棣也很是生气,他大明帝国竟沦落至此!皇帝竟还没有大臣有钱,当真是荒唐透底。

    崇祯帝朱由检的眼神越发冷冽,如刀子般的射的众臣尽皆低头,不发一语。

    大明存亡之际,这帮大臣竟只顾自己的腰包,真该死啊!

    【其实啊,赈灾问题还是好解决的,皇帝没钱,大臣有钱啊!崇祯帝把大臣的家一抄,不就有钱了么!这些钱既可以用来赈灾,也可以用来供军需,还除了一帮毒瘤,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扶额鼓掌,这主意好极了!不知他那后代会听天幕的意见不。

    朱由检当然听了啊!甚至是恍然大悟!他先前一直钻在没钱的苦恼中了,想着自己没钱,其他人也未必有钱。

    大臣们说没钱,他也就信了,没有去想他们是否欺骗于他,却不曾想众臣皆有钱唯独他没钱。

    尤其是他的岳父,当真是令他寒心啊!

    那么多钱,抠抠索索舍不得拔出一毛,还往自己女儿那边借,甚至最后还自己贪了一笔,当真是可恶至极!

    他大明亡了,于他有什么好处。

    所以他觉得天幕说的对极了,他对这帮真的是太仁慈了。

    他该学学那位李自成,没钱,不信,我打到你吐出钱为止。

    朱由检冰冷的目光望向周奎,国丈!狗屁国丈!就拿你先开刀。

    “陛下,老臣捐钱!老臣这就把家里的钱财全捐出来,赈济灾民。”天幕言出,再加上皇帝对他从未有过的冷意,周奎噗通一下跪倒,慌忙道。

    他都快吓尿了,钱再多,命没了又有什么用?

    国丈都跪下了,其他官员自然有样学样,先前他们还能拿清廉当幌子,可而今谎言都被天幕戳穿了,皇帝若要钱,他们自然给。

    钱财什么的虽好,哪有命重要啊!

    崇祯一朝,一时之间国库丰盈,钱财有了,灾民们有希望了。

    朱由检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天灾如此,人祸也是不断啊!因灾荒不断而起的农民军算一个,后金女真部落又是一大威胁。】

    崇祯帝好不容易露出的笑容瞬间戛然而止,是啊!还有后金这个不可忽视的敌人,就是他们改明换清,最终夺得了江山。

    他该如何抵御呢?

    【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很多,比较有名的有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而其中陕西的王二起义更是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从天启七年开始,此后农民起义就不曾断过。】

    农民军们:“若非活不下去了,谁想造反啊!”

    朱由检:“头疼!”

    【对于不断的农民起义,朝廷自然也不会任其发展,更何况朝廷也并非没有大将,这时候若是出现一个很好的决策者,那么这些农民起义不足为惧了,但很可惜,崇祯帝并不是那个很好的决策领导者。】

    【崇祯帝勤奋,他有着挽救大明王朝的心,可是由于他为人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所做决策往往又过于急躁,缺乏深思熟虑,以致于大明虽有良将,可依旧为农民军所败。】

    朱元璋:“果然如此啊!”

    他就觉得一个勤奋的帝王怎么会让他大明走向灭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位帝王的能力不足。而能力平平的帝王可以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面对天灾人祸如此多的问题,他不作为即是最大的作为,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只会加速王朝的覆灭。

    【其实,说白了就是崇祯帝能力不足,没有嘉靖帝、万历帝的智慧与手段,也不像隆庆帝那般当个甩手掌柜,他一心想做“中兴之主”,结果就是越忙越乱,而在他的瞎扯腾下,不堪重负的大明王朝迅速进入倒计时的最后阶段。】

    朱厚熜:“……”

    朱翊钧:“……”

    嘉靖帝、万历帝沉默,他们怀疑天幕在内涵他们?

    朱由检:“……”

    崇祯帝愣住了,他这是瞎折腾?怎么会呢?

    【大明之灭亡,虽然不能怪罪在崇祯帝的头上,但是与他的性格也不无关系,首先面对敌军,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后金族,他都派遣大将讨伐,然他多疑的性格,让他频频更换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