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八)
    【秉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态,在做好一个好父母官的同时,热爱美食的他也不忘寻找美食,虽然初来时的他也很是苦恼,觉得这荒芜之地没有可吃的,但很快他便发现了一样美食,那就是生蚝。】

    【海南岛那是什么地方啊!靠海的啊!少什么能少生蚝这玩意嘛!苏东坡得了生蚝之后,就将生蚝剖开壳,与浆和酒放在一起煮。】

    【苏东坡不愧是一个美食家啊!这真的是走到哪,都能自创出别出心裁的美食,这不,一道酒煮生蚝便来了。】

    【酒煮生蚝这一道菜,有酒,但喝下去的时候只有微微的酒香萦绕在鼻尖,口感微稠,味道清淡,带着一点甜味,十分开胃。而经过酒的烹制,生蚝似乎也变得更加弹牙紧致,蚝肉白嫩柔软,这真的是与众不同的味道啊!】

    【除此之外,他还有其他的做法,比如烤了,总之,一样普普通通的食物,他总能想到各色各样的做法,让其变得说不出来的美味。】

    民以食为天,何朝何代何时何地,哪有不爱美食的人啊!看着天幕上那一道道看着就觉很美味的菜垂涎三尺,尤其是同为吃货家的明仁宗朱高炽,那口水都嘀嗒嘀嗒的流下来了。

    “苏东坡,真乃大才啊!恨不得与其同一时代啊!”

    朱高炽感叹又惋惜,只觉自己没能与他同一时代,可惜至极,不然,他定要与他结交,然后时时的去他家蹭吃。

    “收收你那口水!”朱棣一脚踹了过去,满脸嫌弃,他这大儿子啥都好,就是吃这方面太丢人了,搞得他这做父亲的缺他吃缺他喝了似的。

    【不久之后,宋徽宗即位,苏轼离开了海南岛,似乎苏轼每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都流传着他的传说,儋州这地方也不例外,至今还流传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可见苏轼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啊!】

    宋神宗:“……”

    宋哲宗:“……”

    这就徽宗了,貌似他们宋朝的皇帝有点短命啊!

    苏轼不是在贬谪就是在贬谪的路上,一生颠簸,还熬过了四代皇帝,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寿数竟还不如他!

    对此,宋仁宗赵祯表示别cue他,他不是他们中的一员。

    【苏轼离开海南之后,他又相继被调任了好几个地方,最后于常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为官四十余载,先后任职十余个地方,虽然总是在被贬的路上,可谓颠沛流离,但他生性豪放旷达,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爱吃的他,干脆在哪都能化身美食家,爱民的他,走到哪都能想法设法造福黎民,爱国的他,心怀社稷,敢于与新旧两党斗争。】

    李白:“宦海沉浮!”

    苏轼是宦海沉浮,可他却是仕途失意啊!苏轼至少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事,而他的抱负却始终没有实现过。

    苏轼,比他好啊!

    杜甫:“颠沛流离!”

    苏轼颠沛流离,他杜甫同样颠沛流离,苏轼能为百姓做那么多实事,可他杜甫又为百姓做了什么呢!

    他杜甫不如苏轼啊!

    ……

    【说完了苏东坡传奇的一生后,咱们来谈一谈南宋的一位词人,那一位也是非常的传奇,据说他是文官里最能打的,武官里最能写的。】

    【当然,在说他之前,我建议各位老祖宗随身携带一位医师,尤其是北宋的老祖宗,最好多准备几粒救心丸,以免一个喘气喘不上来,就不好了。】

    赵匡胤:“这就南宋了?难道朕的北宋拿得出手就一苏轼吗?”

    还有什么叫多准备些救心丸,说文人,无非就是什么怀才不遇,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把人气嗝屁了吧!

    不过听天幕这口气,南宋那位似乎挺牛逼的,能文能武,比苏轼还牛逼?

    赵祯:“有种莫名的不好感!”

    天幕,要不还是说说他北宋吧!他北宋能说的还有好多好多。

    朱元璋:“说的是那位吧!”

    那可真的是多少人的意难平啊!

    ……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是的,又是一位豪放派的,他号称是“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为“苏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