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04
    《囚雅》全本免费阅读

    余敏?那个余家村爱吃豆腐的官人?

    二娘为此感到离谱,“他多大年纪了,怎么现在才娶妻?”

    林媒婆目光有些游移,“男人三十一枝花,余官人正年富力强的之时,你跟着他不吃亏。他还喜欢你做的豆腐,真是这豆腐结的好姻缘啊。”

    二娘狐疑,“他喜欢吃豆腐就来买呗,为何要娶我?”

    林媒婆道,“当然是想天天都能吃到二娘的豆腐啦,官人又能识字念书,你为他红袖添香,若能得一儿半女的,下半辈子不用愁了。”

    二娘冷笑道,“原来他娶我是想免费吃我的豆腐,这人想得实在是美。”

    林媒婆:?

    “我不嫁他,豆腐要凭钱买,他一娶我,我不仅给他做豆腐还要给他生孩子,他怎么想的这么美?”

    林媒婆:“余官人会给五贯彩礼钱,而且你入他的门,生儿育女孝顺长辈,他能给你吃香的喝辣的,这辈子总是不愁吃穿。”

    林媒婆其实口碑不错,之前给二娘介绍的人家在常人看来倒也相配,只是她这规训女人的话让二娘听着实在刺耳。

    她在二娘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二娘问她,“余敏娶没娶过妻子?”他这个年纪早就娶妻生子了。

    林媒婆笑容勉强,“那啥,他有妻子,是来纳你做妾的,良妾,绝对不会随意打发了你。”

    二娘:我%&*#%,一百句脏话已经在嘴边。

    “他的父母长辈他自己不会孝顺吗?为何要交给妻妾孝顺?妻子妾室都不欠他,有自己的生身父母,为何要连带着孝顺他的父母?”

    “他的孝顺既然要假别人之手,恐怕是假仁假义之人。”

    “五贯钱我自己不会挣啊?我却是连买他做妾都不会,因为他连孩子都不会生。这点钱就想买我的命,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他配不配!”

    林媒婆:就是这个味!

    二娘开始胡言乱语发疯了,说明这桩婚事不成了。

    每次都是如此,林媒婆一句:“以夫为天,相夫教子。”

    二娘冷笑,“他怎么知道是自己孩子,毕竟是从我肚子出来,又不是从他肚子出来。以夫为天?”她看看天上,阴阳怪气道,“天上供的人不少啊~”

    林媒婆一句:“不守妇道。”

    二娘回怼,“我确实不守妇道,我只守孝,敢不敢试试。”

    林媒婆虽然在二娘这吃了亏,却因此在唇舌之事上见长,十里八乡难逢对手,今日重新在二娘这吃瘪,默默记录下二娘语录,待回去学习。

    二娘斥道,“告诉那个姓余的,我对他不敢兴趣,以后豆腐也不卖给他了,省的恶心我,做生意还要被他意淫成小老婆,真是不守男徳。”

    总结说完,将林媒婆轰出去,啪关上门。

    隔壁听了一通二娘语录,赵怀释:“这就是你淡雅娴静的青梅。”分明是棵小辣椒!

    周启摸摸鼻子,“我小时候她不是这样。”

    想到二娘身世坎坷,倒也能理解这股子泼辣劲。

    “余敏为何想纳二娘为妾?”

    余敏的妾室在京城颇为有名,每个都受他调教,以花相称,各有各的姿容,平时他也会出手送给同僚上级,能得余敏赠妾,也算是京城美谈。

    但现在他要纳二娘,周启拳头有些硬。

    赵怀释回想二娘的容貌,余敏惦记上倒也情有可原,不知他会以何花相送,但是碰上二娘这朵辣椒花,余敏还是自求多福吧。

    又不由得细想,若是余敏找来发现他们的踪迹,会不会通告他人,引来杀身之祸。

    赵怀释与周启对视一眼,“我伤好得差不多了,该与二娘好好道别了。”

    *

    二娘卖豆腐从此绕着余家村走,余家村人爱戴这个免费的教书先生,但只能在集市时买到物美价廉的豆腐实在可怜。

    二娘的话早就传出,让余敏感叹穷乡僻壤出刁民,连女子也泼悍的很。

    做他妾室无异于跨越阶级,此女实在不识好歹。

    但他一见就觉得此女可以梨花相称,纯净雅淡,洁白如雪。想到自己府内还未有梨花女子,便心里痒痒想将人纳入余府。

    二娘不愿意他也没有要强求的意思呀,连豆腐都不卖了,不愧是朵豆腐花。

    余敏只得挑了集市日去她摊位处告罪,“小娘子别生气,是余某唐突了,唐突了。”

    二娘阴恻恻的看着他,冷哼一声不说话。

    余敏只得继续道歉,“余某绝不会败坏娘子名声,真只是爱极此豆腐才动了心思,姑娘不愿意,余某绝不强求。”

    余敏风度依旧又进退得到,勉强让二娘释怀。

    她正色道,“官人,我有一门手艺能过活,并没有攀龙附凤的心思,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也请官人成全。”

    余敏倒是感慨此女风骨,不仅有梨花之姿更有梨花之魂,满口应道,“好好好,余某敬佩娘子,以后这豆腐还请到余家村卖吧。”

    二娘也不想影响自己生意,便答道,“前嫌尽释,自然一切照旧。”

    余敏见她说话气质不俗,更是升起几分敬意,连声应好。

    此事告一段落,二娘恢复平静的生活。银钱较以前充足,倒是给二娘不少折腾的机会。

    她翻出红薯削皮切块磨碎,又加水洗粉过滤沉淀,做出红薯淀粉。

    要吃时拿水化开倒入开水锅中搅拌,变成糊糊状后放入盆中静置成型,然后切成条状拌调料吃。

    周启都未吃过,他们只吃过拿红薯粉做的羹食。

    还能通过漏勺挤压成红薯粉丝,加入辣椒油、醋、炸豌豆、葱花、酸菜等物做成酸辣粉。粉丝滑顺,比面条口感劲道,汤头酸辣开胃,两人都给了好评。

    除了酸辣粉,二娘还制作了粉蒸肉、梅菜扣肉等食物,赵怀释非常喜欢,已经在考虑将人挖去京城的可能性。

    *

    近日秋雨绵绵,几场下来气温骤降。二娘穿上了夹袄,烧上水去敲隔壁的门,没有任何动静。

    平日周启山上,二郎总是在的,但连二郎也未应声。

    二娘推开院门,一堆书和一个钱袋静静的放在木凳上,上面用石子压着一张纸写道:谢二娘照顾。

    字迹工整,方正坚硬,应是周启的字迹。

    二娘有些落寞,又有些伤心,好不容易能有说上两句话的邻居,竟不告而别。她低头不语,抱着书和钱袋回去。

    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