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随陈寒,皆有好处!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全本免费阅读

    看到众多官员赞同陈寒,陈寒回头与朱元璋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意味着计划成功了。

    这正是陈寒和朱元璋的计策。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官员接受商人的参与,让他们理解这对国家有利。因此,才有了此刻的默契配合。

    看着这些官员一一表示同意,陈寒知道自己的计划起作用了。这些人并非铁板一块,也不像表面那样清高。面对如此丰厚的利益,他们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即使有些人反对,又能如何?他们的话语并无决定性影响。等到所有官员表态后,朱元璋才起身。

    然后他问大家:“如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尽管朱元璋这样说,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来,

    这次其实是朱元璋和陈寒串通好的,他们把自己当作傻瓜一样戏弄。

    就像刚才有很多人站起来反对。

    但是一提到金钱,又有很多人站出来表示赞同。

    这正是陈寒和皇帝希望看到的局面。

    现在,无论自己说什么,似乎都显得格格不入。

    既不站在反对的一方,也不站在支持的一方,那自己就成了墙头草。

    所以,根本没有立场发言。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陈寒,由你来主导,尽快完善条约。”朱元璋说。

    陈寒立刻答应:“是!”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陈寒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而其他官员们却一个个愁容满面,心里想着这次又失败了。

    他们从未成功过。

    为什么这家伙总能得逞?

    一时间,大家看着陈寒时的表情都不太友善。

    而陈寒却像打了大胜仗一样。

    朱允通在上方看到这一切,对他的老师智谋深感佩服。

    一开始,让官员们反对自己,现在又让他们支持自己。

    真是把人心掌握得死死的。

    他又给自己上了一课。

    此时,夏荷、冬雪、林幼薇等人站在旁边,听到这些话后,也非常高兴。

    看来公子又一次成功地**了这些官员。

    接下来,朱元璋又说:“事情已经商量好了,到时候找个好时机,陈寒召集文武百官,还有贵族和商人,讨论如何建立大明商会,并制定出规则。”

    “要让朝廷官员和商人都满意,签字画押,务必做到滴水不漏,不能有任何疏忽。”

    陈寒走上前:“陛下请放心,微臣这次一定会办得滴水不漏,绝无差错。”

    朱元璋点点头:“好,好。”

    随后,朱元璋示意,旁边的太监站出来,尖声宣布:“陈寒、**斋、骆秉堂、李少尧接旨。”

    陈寒他们四人站好。

    只听那太监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寒、工部工部司郎中**斋、商务司骆秉堂、李少尧,在这次救灾工作中妥善安置了五万多灾民,虽然中间有些失误,但总体上让天下臣民看到了朝廷救灾的决心。”

    “使西北的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你们是有功的。朝廷赏罚分明,鉴于你们的功劳,特此奖赏如下。”

    “左佥都御史陈寒,原处罚取消,晋升为从三品,继续负责商务司。”

    “赐黄金一百两,赐田一百亩。”

    “工部司郎中张静斋获赐五十两黄金和五十亩田地。”

    “商务司的骆秉堂、李少尧晋升为从七品郎中,同样获赐五十两黄金和五十亩田地,钦此。”

    听完后,四人立刻俯首跪拜。

    “微臣等感谢陛下隆恩。”

    其实,四人都暗自欣喜。

    **斋虽未升职,但他已是正七品郎中。

    尽管在工部司工作,周围竞争激烈,人们对他的态度并不友善,

    但至少地位与家乡的县令相当。

    骆秉堂和李少尧原是秀才,无权做官。

    然而,因这次救灾表现突出,他们也受赐官职。

    即便只是从七品,他们仍感到意外之喜。

    这是巨大的惊喜。

    要知道,他们以秀才身份考取举人还需三年,

    再等三年才能参加进士考试。

    一切顺利,也要六年后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官。

    这还没算上期间可能耽误的时间。

    光是考试和等待任命就需要七八年。

    如今他们省去了七八年的努力。

    此刻,他们还能有什么奢求呢?

    接着,太监展开另一道圣旨:“兴隆号林德贵等人接旨。”

    林幼薇身后,林德贵以及浙江商会、江左商会、徽商商会等十位会长上前。

    这一切早已安排妥当,他们提前接到通知,

    因此早早来到陈寒的工厂等候。

    林德贵等人上前,纷纷跪倒在地。

    太监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林德贵等十人在赈灾中慷慨解囊,协助朝廷救济灾民,堪称典范,实属难得。朝廷特赐尔等商号为皇家商号,并颁发御制金牌一枚。”

    “望尔等日后在国家大灾时,再行慷慨捐助。”

    陈寒等人欢喜不已,

    而那些文官们则咬牙切齿,满心怨恨。

    尤其是看到**斋三人,

    他们瞬间得到官职赏赐,恨得仿佛要**。

    为何?

    这些文官从普通读书人走到现在,至少爬了二十多年。

    却没料到,陈寒身边的这三人,

    原本只是灾民中随意挑选出的普通读书人。

    他们因擅长算术而被重用。

    没想到事情完成后,

    他们竟然能得到如此赏识。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若此事传扬出去,

    最痛心疾首的恐怕是之前从工部逃走的那些人。

    他们完全没想到,他们按照上级指示去陷害陈寒的计划竟会这样失败。

    所以他们设局让人落水,想让陈寒陷入困境。

    然而,陈寒却反手安排了那个秀才在商务司任职,这让他们措手不及。

    更没想到的是,商务司在将近九个月的时间里,妥善安置了灾民,连鸡犬都得到了好处。

    如果他们早知如此,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因为在商务司工作,他们的职位至少能提升一级。

    林德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