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茶馆
    《[七五]刀剑问情》全本免费阅读

    丁月华被他反将一军,撇撇嘴,探身去夹桌上的清蒸鲫鱼。

    鱼的味道鲜美,鱼肉很嫩,鱼皮软弹顺滑,清蒸的做法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

    她想起前不久和白玉堂在长庆楼吃白灼虾时店里的伙计对白灼虾的介绍也是原汁原味。

    白玉堂道:“你笑什么?”

    丁月华:“你觉得是白灼还是清蒸最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白玉堂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因为吃白灼虾那天于他而言是有些耻辱的一天,所以他不愿意提起,便假装没听懂她话里有话,说道:“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清蒸的做法。”

    丁兆蕙不解,问:“怎么忽然讨论起做饭了?”

    白玉堂忙转移话题:“没什么,反正我对香囊不感兴趣。”

    白玉堂对香囊和粽子都不感兴趣,龙舟他倒是喜欢的,只可惜今年情况特殊,不能去看,所以今年的端午节除了喝酒以外他就没有别的安排了。

    丁月华不喜欢酒的味道,所以平时不喝,白玉堂酒量还行,不过他不喜欢喝醉后走起路来歪歪扭扭的感觉,所以不会喝太多。雄黄酒容易上头,白玉堂一般喝个几杯,意思意思也就算了。

    丁兆蕙道:“和雄黄酒特别容易醉,你不会是蛇精变的吧?”他笃定地点点头,又说:“你姓白,白素贞也姓白,白素贞不会是你祖先吧?!”

    白玉堂道:“我如果是蛇精,第一个就先吞了你!”

    丁兆蕙:“哇呀!我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两个的声音越来越大,坐在桌旁的其他人都被惊呆了,不知道该如何劝架,只有韩彰和丁月华两个人因为“久经沙场”,所以没什么反应,继续淡定地吃饭。

    鲫鱼刺多,丁月华忙着吐鱼刺,都没怎么认真听白玉堂和丁兆蕙在吵什么。

    毕竟听他们两个吵架哪里比得上吃鱼有意思呢。

    吃完了碗里的,丁月华正要再从鱼肚子上夹块鱼肉,忽然听到有人喊道:“大人回来啦!”

    大家立马放下饭碗出去迎接,简单的寒暄之后,众人跟着包拯回了屋内,将包拯让至主座,包拯坐了以后,其他人也落了座。

    赵祯皇帝听说他们捉住了赵臣之后很是欣喜,但在听说他们从赵臣嘴里什么消息也没问出来后,皇帝又开始犯愁。

    襄阳王显然已经沉不住气了,可问题是沉不住气的不只有他一个。

    包拯道:“圣上希望我们尽快从赵臣口中问出更多消息,查明白襄阳王是从什么时候起想要造反、又暗中做了哪些准备,最重要的是,襄阳王打算何时起事。”

    他叹了口气:“不聊这些了,大家累了一天,先吃饭吧。”

    第二天一早,包拯就带着展昭去地牢里审问赵臣,其他人帮不上什么忙,也就不必去了。

    赵臣这个人不怕死,所以不能用对付庞吉的办法来对付他,“午夜刺杀”这种招数对赵臣没用。

    白玉堂认为今天包大人一定会对赵臣用刑,白玉堂多愁善感的二哥韩彰则不想过多谈论这个话题,总感觉谈论酷刑就好像在对他施加酷刑一样。

    丁月华懒得去猜,反正有包大人在,不会出什么问题,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就是包大人什么也问不出来。

    今天不用去开封府值守,丁月华打算趁着这段空闲时间去买香囊。

    丁兆蕙好不容易不用早起,所以丁月华离开的时候他还在蒙头大睡,房间门还是紧闭的。

    白玉堂对香囊不感兴趣,自然也不愿意跟丁月华跑这一趟。

    所以吃完早饭后,丁月华就自己出了客栈,沿着街走过一串沿街叫卖的商贩的摊位,一条街还没走完,香囊就买好了,她还额外多买了许多东西,大多都是吃的。

    丁月华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了刀剑阁,把香囊分给了阁主和秋葵,又留下了一堆从街上买来的小吃。

    秋葵说东西太多吃不完,让她带回去给丁兆蕙他们吃。

    “他们都不跟我出来,我才不苦哈哈地把这些东西都提回去呢。你和阁主吃吧,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

    秋葵刚从李国明家跑出来的时候瘦得跟竹竿似的,现在她在刀剑阁里吃住,不像做丫鬟时那么累了,伙食也变好了,所以长了点肉,脸颊不像过去那样是凹陷下去的了,气色好了许多。

    刀剑阁今天生意不错,丁月华不想打扰她们做生意,所以没待多久就走了。

    今天天气不错,有风但风不大,走在街上时不时迎面吹来一阵风,心情和衣摆都随着风飞了起来。

    丁月华闲逛到一家茶馆,听见里面有说书人讲得正欢,她在家的时候就有去茶馆听说书的习惯,之前去襄阳也听当地的说书人说了一段,但她还从没听过京城的说书人说书,今日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不去凑这个热闹的道理。

    茶馆不大,只有两层,说书先生站在中庭,一楼和二楼之间是连通的,说书先生在一楼,坐在二楼的客人一低头就能看到他。

    丁月华进了茶馆,见一楼的位置都被坐满了,她暗自感叹开封城内人果然多,随便走进一家小茶馆都座无虚席。

    一楼都坐满了人,估计二楼也差不多。

    丁月华有些扫兴,转身正要走,店里伙计看见了她,忙过来招呼道:“客官,楼上还有位子呢,您楼上请!”

    这家店还真会做生意,若不是伙计主动来找她,她兴许就直接走了。

    伙计引着丁月华上了二楼,从一楼往上看的时候,二楼看起来更宽敞些,她本以为到了二楼视野会更开阔,但真的到了二楼以后,丁月华发现二楼桌椅板凳的摆放略显拥挤,而且从二楼往一楼看下去,说书先生显得头大身子小,有些不协调,总的来说,在二楼不如坐在一楼舒适。

    也难怪一楼座无虚席,但二楼上还有几个空位。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不怎么影响,况且来都来了,就坐下看看吧。

    丁月华选了张靠近中庭的桌子,点了壶碧螺春,低头往楼下看去。

    楼下的说书先生刚念完定场诗,丁月华没听见,所以也不知道接下来他要讲的是哪一段故事。

    只听说书先生道:“诸位,今天要讲的是一位唐朝末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