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祸福无门(三)
    《一树金[探案]》全本免费阅读

    凭栏吹晚风,临河听水声。

    耳闻流水潺潺,穆止风以沉默回答了苏裕修的疑问,“娘多年前隐姓埋名在永州和爹遇见。”

    去年,他和穆秋来盛京城。有一日,穆秋提起,他爹娘分别时,都对彼此说了一句话,“等我回来,我有事与你说。”

    他娘准备坦白身份,坦白自己是当今天子藏起来的第三个女儿。

    他爹或许也准备坦白身份,坦白自己不是常乐,而是当朝丞相苏裕修的独子苏式昭。

    可造化弄人,他们那日一别,便是阴阳两隔。

    一个在二十年前死在回盛京城的路上;一个四处苦寻不得,只好带着儿子隐居袁家村。

    房中陷入沉默,袁满试着开口,“阿公,木头爹死因有疑,你当年为何不让仵作剖尸呢?”

    苏裕修叹息一声,“常乐死后,我发现他身上的银钱都不见了,以为是劫财之故。刑部找我说剖尸时,我实在不忍他死后尸身不全,加上真凶已伏诛,我便未追究。”

    穆止风擦掉眼泪,“无妨,祖父。我立誓一定会抓到杀害爹娘的真凶。”

    苏式昭被杀一案已过去多年,人证物证全失。如今能问之人,怕也只有苏裕修。袁满继续开口,“阿公,木头爹有仇家吗?”

    “没有,”苏裕修斩钉截铁,“常乐性子最是洒脱,不是轻易与人结怨之人。他死后,我疑心是不是我的仇家报复我,可老夫在朝中从未得罪过人......”

    既不是仇家密谋已久,便可能是有人临时起意。

    苏式昭从永州离开时,手中握有五千两银票,后在青州住了月余。再半月,他无端死在盛京城外的荒郊野岭。

    袁满不解他既然赶着回家,为何又在青州停留。

    苏裕修与她解释,“等他到青州时,家母已痊愈回了老家静养。我派人通知他,让他无须忧心祖母。他回信告诉我,他有事要在青州停留一段时日。”

    穆止风:“爹可言明因何事停留?”

    苏裕修:“没有。信写的简单,只说一切等他回府再细说。但我瞧信中所写,字形飘逸,想他写这封信时,应极为开心。”

    袁满分析道:“也就是说,木头爹在青州遇见了什么大喜事,故而留在青州。”

    穆止风问起五千两银票是否找回,苏裕修答没有,“凶手服毒自尽,衙役只从她的房中找到常乐所佩之物。那五千两,还有一本他所写的书,并未找到。”

    “是什么书?”

    “都是些他平日写的诗文罢了,”苏裕修得知凶手是一江湖剑客,未曾在意这本书的下落,“那女子可能杀了常乐后,觉此书卖不了银钱,便把书丢了吧。”

    袁满点头表示赞同,凶手意在劫财,估计瞧不上那本书。

    除此之外,苏裕修再无旁的线索了。

    穆止风:“祖父,当年衙役可说过,凶手行凶之地和爹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否一致?”

    苏裕修应是,“刑部尚书亲口跟我说的,常乐被人杀死在城外,尸身未有挪动的痕迹。”

    即是如此,穆止风猜凶手应该有两人,“我听秋姨说,爹对生人的戒心很重。他若是被人劫财死在城中,尚解释得通。可他死在城外,还是人迹罕至之处,应该是有人故意引他过去的。”

    近来,他趁着出城查案,去过苏式昭被杀的地方。那里虽在城外但路远道偏,极少有人会走这条道去盛京城,遑论苏式昭还是盛京城人士。

    袁满大概拼凑出一个故事,“木头爹不知在何处认识了两个人,其中一人是那个江湖剑客。他们有意与他交好,博取他的信任后,寻了个由头,引他去城外。两人合力杀死他,抢夺他的财物后离开。后来官府追查,一人拿着银票消失,一人服毒自尽。”

    可苏裕修和穆止风皆想不明白,到底是何人何事能绊住苏式昭,不仅让他未急着回家,也未忙着回永州。

    中秋过后,秋雨不宣而至。

    苏裕修与二人分别之际,重提旧事,“行之,认祖归宗一事,你考虑的如何了?”

    穆止风抬头看他,“祖父,我愿意。”

    “好好好,等祖父选个好日子。”

    ......

    来时黄昏,归时夜深。

    津河泛着水光,穆止风撑起一把伞,与袁满牵手回家。

    路上,袁满问起穆止风被杀手跟踪一事,“木头,你回来后,还有杀手跟着你吗?”

    “这事最奇怪,”卫十九回来后,曾将此事上呈建和帝,“舅舅担心我的安危,之后派了很多人保护我,但那日的杀手再未出现。”

    袁满恨得牙痒痒,“哼!难道此人是故意与我作对,想拆散我们?”

    穆止风的唇边荡起无边笑意,大手搭在她的肩上,将她圈揽在怀中,“没人可以拆散我们。”

    “那是自然。”

    两人回府后,穆秋静静坐在前厅。袁满上前拉她,“怎么了,秋姨?”穆秋欲语泪先流,“陛下方才派人来说,穆羽卫找到当日那个假装孩童的男子了。”

    穆止风和袁满心下一喜,忙唤穆管事准备马车,他们这就进宫。

    穆秋拦住他们,“不用进宫,他死了。”

    “啊?”

    穆羽卫这段时日找了不少江湖门派,打听缩骨功一事。上月,一门派掌门与他们说,缩骨功难练,现今江湖上能练成者少之又少。

    他行走江湖多年,从未听过有人练成此功。不过,他倒是知晓一种法子,可转瞬将人变矮。

    矮子步,戏班的行当功。

    但凡入戏班的学童,十有八九都会练此步。穿宽衣宽裙掩腿脚,蹲腿而行。行走时,步履如飞,与常人无异。

    经他指点,建和帝又来回细看了一遍许笑风画中所画,果真发现那男童露出的衣衫下摆宽大。

    冠礼那日,确实有一戏班曾入宫唱戏。

    穆羽卫依着名册,找来戏班所有人询问,最终发现戏班当日入宫之人中少了一人。

    而此人,便是走矮子步的高手。

    “这人叫江荣春,”穆秋闷声说道,“他年约二十岁,但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