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016 发梦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第十六章

    正如对林叙说的那样,林文华到邮局把这40块钱取了,却没有作为家用,而是从衣柜最角落里取出一个公文包,把钱塞了进去。

    公文包里面还有个旧笔记本,放完钱后,林文华在笔记本上写上“1977年11月11日,40元”,后面附了顾国前的名字。

    这笔钱,是林叙的读书经费。

    林叙到乡下之后,林正祥和林文华就偷偷替林叙攒了一笔钱,林叙能回城的话,这笔钱就当作添头,让他生活更宽裕些,而如果林叙不能回城,就当他今后个人生活的启动资金。

    钱不多,顾国前给的这40块是很大的一笔了。

    林正祥出的钱要多些,在给林叙的同时,他也会给林培同样数量的钱,所以这笔钱的存在并没有瞒着郭萍。

    郭萍平日就对林叙很好了,瞒着她的话,反而有把她当外人的意思。

    而林叙现在专心致志备考,这笔钱自然而然成了他读大学的启动资金。

    当然,现在读大学是不要钱的,可出门的路费、买书的费用、穿衣吃饭……农村里已经足够省了,可该花的钱照样省不下来。

    总不好叫林叙光秃秃去读大学吧?

    ……

    对顾国前寄钱这事,林培问得很直白:“他怎么忽然良心发现了?”

    林叙把化学课本卷成一团:“谁知道,可能是狗嫌太难吃,吐出来了?”

    林培“噗”地笑出了声,林叙却用钢笔点了点他的书,提醒他已经停在这一页很久了。

    林培:“……”

    林叙对探究顾国前的心理变化毫无兴趣,放在上辈子,在他对农村生活已经厌烦了的那时候,顾国前寄来这么一大笔钱,他恐怕会感动得痛哭流涕,可现在,与其关心顾国前怎么想,他宁愿把更多时间花在复习上。

    外公外婆对他很好,舅舅舅妈也处处惦记着他,日子虽然苦一些,可他们已经竭尽所能地让他少吃苦了。

    外公外婆拥有的很少,可他们愿意给他全部,对现在的林叙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至于顾国前写来的那封情真意切的信,林叙把背面用来当草稿纸,不得不说,城里的纸就是比乡下的纸厚实,质量确实不错。

    ……

    化学第四册主要是烃、烃的衍生物、碳水化合物之类的内容——前三册的研究以无机物居多,这一章自然而然过渡到有机物。

    林叙依旧是之前的那套复习模式,跟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点啃。

    化学没法和赵海平钱鸿他们一起讨论,林叙就专注于和林培讨论,虽说课本上的内容都一样,可对某一个知识点,两人产生的理解却不完全相同。

    林叙先啃书,再啃习题,把习题做通之后再反过来验证书里的理论,这样学起来更快。

    一旦学累了,或者他思路忽然不通了,林叙就去看其他科目,或者看点休闲书打发打发时间。

    还有半个月就要初试,林叙只剩化学这一册没有攻克,等化学学完之后,他打算把四门学科整合起来再看一看,主要是查漏补缺。

    林培他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最后的复习。

    在乡下复习,林叙觉得,不好的地方就是他们离城市太远,离考场太远,虽然复习的时候一直在给彼此加油鼓劲,可要他们想象自己考上大学的场景,似乎太过遥远,没什么真实感。

    他们双脚走到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镇上,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人,为高考而奋斗的只有寥寥几个人而已,没有成功的先例,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不过没有人放弃。

    偶尔会有迷茫,但不管是林叙自己,还是赵海平钱鸿他们,都在坚定着自己的目标。

    ……

    “福马林的化学名称是甲醛,其化学式为HCHO,主要用于……”

    “氯乙烷水解生成乙醇……”

    “烃类燃烧后产生……”

    面对化学书后附的习题,林叙并没有思考太多,几乎在看到题的一瞬就写了下来。

    不管是看书还是做题,他一旦进入状态,就会百分之百投入。

    林叙很少在复习的时候分神,全身心投入的话,他的复习效率也会高很多。

    烃类和有机物这一册篇幅要比无机物的那几册短很多,林叙一章章过,一个一个知识点过,到了11月14号这天,他终于把化学四册全部复习完了。

    还有半个月,扣除初考的路上耗费的时间,距离初考只剩两周不到。

    林叙清楚,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但看着自己已经复习过的一大摞书,林叙内心依然有一种成就感。

    说实话,虽然在重生回来的那天他就起了参加高考的念头,可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复习能进行到什么阶段,甚至可以说,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复习完。

    但他真的做到了。

    哪些地方折了角、哪些题自己绕了老半天还解不出来,林叙每翻开一本书都记得很清晰。

    课本和习题册的数量虽然不多,摞在一起效果也着实惊人,全部啃下来之后,林叙才真正意识到,这些居然都是自己独立看完的。

    化学这一科的复习结束后,林叙依旧给自己安排了一张考卷,事实证明,他的化学比物理还是要强一些的,100道题正确率破了90,改出来的分数相当之高。

    林培和他开玩笑:“你不是想学造船吗?这么一看,你还不如去学化学。”

    林叙坚决反对。

    “只要分数考得高,想学什么都行。”钱鸿道,“分数低了,自己能选的学校就少了。”

    “你想考哪里?”

    “你呢?”

    一聊到这个话题,大家一直没停的笔放了下来。

    钱鸿道:“我应该考师范吧,出来好找工作,师范分数也没那么高。”

    赵海平想学中文:“宁安大学的中文,或者宁安师范学院的中文,离家近,还能顾着点家里,中文要是考不上,我就考历史专业。”

    林培原来没想过考什么专业,想等初考结束之后再说,不过林叙他们早早把目标定了,一个个朝着目标冲,倒是让他也有了动力:“学数学吧,或者去开矿。”

    电影里描述的开矿冶金之类的情节都特别浪漫,特别振奋人心,林培这人情绪特别容易被电影带动,他看到电影里的青年建设祖国的热情,就想报一个将来对社会有大用处的专业。

    “大家最好都在一个城市,这样还能经常见见。”

    林叙的目标早就定了,那就是海城交大。

    海城离红河村也不算远,大概和到宁安市的距离差不多,可能还更近一些。

    林叙早早就在纸上写了“海城交通大学”这几个字,即使他还没有去考试,更没有走进大学校门,可光是用手去触碰这几个字,他依然会被激励到。

    林培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