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一章他们开创了一个去品牌化的时
    在胡台镇和南丰县城里,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如西瓜、柑橘、甘蔗等,都是本地农民们生产出来的。

    除非是一些本地没有的农产品,南丰县才会从外面“进口”,否则,一般情况下,都是自产自销。

    从南丰县的乡下,运到县城里,运费几乎为零,只需要一些汽油费。

    一些郊外的老头老奶奶们,他们天没亮,就推着平板车,拉着一车货进城售卖了。

    至于在城里的售卖,也根本没有摊位费。

    租金,往往在一个实体店的商品里,占到了大头。

    而整个南丰县,都允许摆地摊了,也就没有摊位费了。

    更没有税费了。

    国家对于个体工商户的交税是有要求的,年营业额在五十万元以下的,都不需要交税。

    胡台镇的农民们,就算他们的产量再翻一番,也根本达不到交税的要求。

    若是农民达到了交税的要求,那基本上实现了城市里精英白领阶层的收入了,交了税,抛去各项成本后,也能落到手十余万块钱。

    ……

    胡台镇。

    余茂才是第一个售卖现酿啤酒的摊贩。

    因此也带火了现酿啤酒,让外地的游客们知道了,现酿啤酒和货架上的啤酒,是有本质性的差别。

    当现酿啤酒火到了一定程度后,余茂才反而不卖现酿啤酒了,转而售卖现酿啤酒加工机器了。

    啤酒的生产工艺,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个未解之谜。

    可对于曾经担任工商大队长的余茂才来说,啤酒的生产工艺,在他的面前,没有任何的秘密。

    无非就是将啤酒加工厂的设备,进行小型化罢了。

    也不需要搞自动化,手工驱动即可,也更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卖点。

    余茂才渐渐的开始大批量的生产现酿啤酒加工机器,对所有胡台镇的下海公务们出售,甚至还将这套小型手工设备,卖到了镇子之外。

    隐约间,余茂才发现,自己似乎是可以开办一个工厂了,工厂所生产的设备,就是这种小型现酿啤酒加工机器。

    先有了需求,后有了投资,凡是由需求拉动的投资,都是有效投资。

    在还没有其他人,进入现酿啤酒加工机器这个赛道之前,余茂才准备开办的工厂,就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程勇、王垚丽、孙盟等人,每天都在吕昴的体育馆附近视察,时刻监察着整个乡镇的市场经济形势。

    “嗨,程镇长,植脂末奶茶要不要?五块钱一杯,茶白道口味的?”

    一个下海的公务员,叫住了程勇道。

    程勇等人停了下来,站在了一个植脂末奶茶的摊位前,打量了一眼。

    只见,这个奶茶摊子,有各种各样口味的,米雪冰茶口味的,茶白道口味的,霸王茶姬口味的,书亦烧仙草口味的,各种品牌的口味奶茶,应有尽有。

    “来一杯,书亦烧仙草口味的吧。”程勇望了一眼四周的众人,开口道:“来五杯,一人一杯。”

    不一会儿,下海的公务员,就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五杯烧仙草饮料,送到了众人的手中。

    程勇喝了一口,频频点头,夸赞道:“不错,真的就和书亦烧仙草的口味一样。”

    程勇拿起奶茶杯子,凝视着里面的原材料。

    “里面有葡萄干、有仙草、有植脂末、有白开水,有白砂糖……”

    “都是从拼兮兮上买来的原材料,自己勾兑一下,我就来摆地摊售卖了。”

    “就算有什么质量问题,客人找我,我找拼兮兮的商家。”

    这名下海的公务员笑道。

    一旁的王垚丽,品味了一番后,点评道:“口感上,确实和书亦烧仙草的一模一样。”

    “但是价格比起正品,要便宜了许多,两者之间的差别,少了一个店铺租金,少了一个员工工资,少了一个品牌广告费,还少了一个加盟费。”

    “其实,像这种大街上的大众消费品,如奶茶、面包、啤酒等,都是没什么专利门槛的,而且,互联网上也有相关的制作方法。”

    “不错,我很看好你们的发展。”

    这些下海的公务员们的地摊食品,他们看似是没有品牌支撑的,其实也是有品牌支撑的。

    这个品牌,便是胡台镇的公信力,所有在胡台镇摆摊销售的视频,胡台镇的官方都在背后做信用背书。

    这十分考验胡台镇官方的公信力。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若是上当了一次,第二次就不会再来了。

    ……

    掠过这个奶茶摊位,程勇和王垚丽一行人,又来到了另一个下海创业的公务员的摊位前。

    这个公务员,程勇认识,是给镇政府看门的,是一个体制内的保安。

    而对方所售卖的东西,是预制面包。

    只需要将这预制面包,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就能变成黑森林蛋糕,蛋挞、或者是变成各种各样精美的面包。

    “这样可以延长保质期。”这名下海的公务员说道:“现在,我发现面包店里的面包,最低价格都是五块钱起步。”

    “而我的预制面包,一个只要两块钱,客人们把这面包买回去了之后,放在烤箱里烤一烤就行了,非常好吃。”

    程勇和王垚丽齐齐地点头。

    当程勇等人,路过了下一个下海创业的公务员摊位时,诧异的看到,有卖预制面包的下海公务员,居然还有卖预制菜的下海公务员。

    只不过,下海公务员们所摆摊销售的预制菜,和人们日常认为的预制菜,迥乎不同,譬如一份西红柿鸡蛋汤,两个西红柿,两个鸡蛋,一些食盐和味精,所有的这些原材料,就装在一个塑料袋里。

    这种预制菜,解决的并不是买回去即食的问题,而是解决了菜品的做法问题。

    这名下海的公务员解释道:“我发现,现在的许多城里人,他们是愿意下厨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菜。”

    “所以,我就把这些菜,和一些佐料,封装了起来。”

    “这样一来,大家都看得见,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果然,下海公务员们对于市场的洞察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