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你们要杀我,要杀...
    《揽流光》全本免费阅读

    霍檀出征之后,霍家的日子一如往昔。

    崔云昭一边忙铺子里的事,一边盯着弟妹们读书,每日都不闲着,日子倒也不枯燥。

    她以为自己会度日如年,可是一忙起来却发现日子过得很快。

    如涓涓细流,一去不返。

    边关战事吃紧,每隔一旬就有战报发来,若是平安,冯朗就会派人过来送信,告知霍家霍檀平安。

    若是额外有家书,便会一并送来。

    霍檀写家书并不勤,大约一两月才写一次,每次家书上也不都说好,经常是他随手记录的边关生活。

    今日,霍檀的家书又至。

    崔云昭往往先读一遍,若是没有什么问题,才会让霍新柳给林绣姑读来听。

    这一封家书比以往的时候都要长,一共写了三页纸笺,倒是费了不少笔墨。

    前两张都是写给家里人的。

    霍檀很有写信的天赋,这一封家书写的倒是妙趣横生。

    比如他写:来绕曲已有四月,一晃神,春日已至。以前未来过北地,不知北地春日的风沙这样大,吹得人面皮都痛。

    他又写:绕曲大营有好几名当地的厨子,做的油泼面非常地道,又辣又开胃,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多食。这个口味不错,我已经学会,回头回家给你们做来吃。

    一字一句,都是日常生活,平静也平凡。

    边关的生活似乎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苦寒。

    不过霍檀也不会只报喜不报忧,他也会写:“前半月出征,一连多日未归,头发里都是风沙,不是很舒服。不过放心,我只有手臂受了点小伤,无伤大雅。

    他人不在家里,可那家书上说话的口吻,却是那么鲜活而亲切。

    崔云昭看着,觉得他仿佛就在眼前,同她做怪,说着逗弄人的话。

    让人想要发笑。

    不过,他还是受伤了。

    崔云昭轻轻摸着信纸,吸了口气,继续往下看去。

    然后霍檀又说,他后面要忙碌,可能一两月都没有家书,让家里人不用担心,他会安好。

    崔云昭不自觉跟着点了点头。

    最后他挨个点名。

    让林绣姑多多锻炼,不要在绣桌前一坐一整日,让霍新枝多吃点饭,太瘦弱了。

    又叮嘱霍成朴和霍成樟好好读书习武,最后说霍新柳,让她得空陪着嫂嫂出去踏青。

    春花开了,是踏青时节。

    信的最后,霍檀说:“给皎皎的信在第三页,你们都不许看。”

    还挺调皮的。

    崔云昭忍不住笑了一声。

    她取出第三张信纸,发现下面还夹了一块小木板,难怪这封信沉甸甸的。

    信纸对折,打开来看,里面却静静躺着一朵未曾见过的白色花叶。

    那花朵花蕊如一丝一缕,像一个倒着的油纸伞,漂亮又可爱。

    花叶有些泛黄,却也能看出曾经雪白颜色。

    鲜活时一定很美。

    这是崔云昭第一次见这种花,她小心翼翼从里面取出放到那块大小正好的木板上。

    花朵已经风干,枝叶单薄,显得很是脆弱。

    崔云昭甚是都不敢碰它,生怕一碰就碎了。

    信纸是两层的,一层干干净净,专为包花,一层则是霍檀单独写给她的信。

    皎皎,见字如唔。

    边关春早,百花盛开。

    春来莺歌,柳叶新绿,满城皆是春色。

    虽在战时,却也改不了天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转,转眼便作一年。

    绕曲等地的花卉,博陵和伏鹿都有,并无奇特。

    倒是燕州与北芒交界有这样一种花,纯白无暇,上面的绒毛花蕊修长细嫩,迎风招展,繁花胜雪。

    凑近了闻,花香也是清淡的。

    很漂亮,觉得跟你很像。

    问了当地的向导,说这种花叫白檀,当地人都叫它十里香。

    但依我所见,没有那么香,可能是以讹传讹。

    读到这里,崔云昭不由笑了一下。

    她捧着那木片,凑到鼻尖嗅闻,因为花朵已经干枯,最后那点清淡的香气也消失在数日的路途里。

    她闻过花,回看信纸,发现霍檀写:知道皎皎要闻,不过到你手时应当无味,颇为可惜。

    写到后面,霍檀话锋一转,道:此花一起开时,新春落雪,漫山遍野皆是清香,他日山河永安,我带你再来看花海。

    那时你便能知,这十里香的威名。

    信并不长,霍檀最后只简单叮嘱。

    好好用饭,好好睡觉。

    好好赏这好春光。

    落款是梵音。

    崔云昭仔细摸了摸这封信,把这一封信放到早就准备好的信封里,放到崔云昭一直用来放家书的紫檀木盒里。

    做完这一切,她才又拿起那朵白檀,再度嗅了嗅。

    春日阳光温暖,丝丝缕缕落在脸上,微风吹拂,似乎真有十里花香,萦绕鼻尖。

    崔云昭把这朵干花也收好,才拿着家书去了前院。

    霍新柳去女学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里她进步很快,变化也很大。

    从一开始的反应迟钝,说话缓慢,到现在能正常与人交流,这一年来她自己的努力和同窗姑娘们的帮助分不开。

    最开始霍新枝还会陪她去书院,三个月后,霍新枝就不再陪她听课了。

    她自己选了其他的课程,每日只是同弟妹们一起去书院,然后就分道扬镳,各自学各自的课业。

    而伏鹿书院的其他课业,也是崔云昭建议的。

    霍檀人不在伏鹿,可他骁勇善战,数次战胜厉戎大军,在坊间的口碑越起他,都是年少英勇的少年将军。

    是上天恩赐拯救大周百姓的救星。

    在霍檀这样的声望之下,崔云昭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不过她从来不在乎这些名声,却知道利用名声能做许多事。

    就比如伏鹿书院开办的杂学。

    如今年月,战乱四起,许多人家都只剩孤寡妇孺,崔云昭建议办的杂学,就是教授这些人营生手段。

    他们不收学费,反而会管一顿午食,但教授学生所得的添头都算书院,不能带回处置。

    比如灯笼、蜡烛、绣品、成衣、竹篮甚至瓷器陶坯等,都算是给书院的学费,两相抵消。

    崔云昭一开始只是建议,后来她考虑到这些成品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利润,反而会让伏鹿书院负担吃力,便四处奔走,联合了伏鹿许多富户,一起支持这项事业。

    自然,所产出东西也给各家售卖。

    一开始,自然是很多波折。

    头两个月是找不到学生的,后,才慢慢有了学生。

    到了春日时节,有的学生所做的东西,已经有模有样,可以直接售卖了。

    崔云昭做事从来都很有耐心。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她先给这些穷困潦倒的妇孺生机,然后慢慢开更多的课程。

    比如算账,比如简单识字,比如更高级的刺绣等,这一次不需要她们奔走相告,就已经有人来报名了。

    这些课程,都是家境富裕的姑娘家来学。

    或许,在崔云昭等人的带领下,她们也觉得不能困于家宅,一生仰人鼻息。

    学会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处,总是自己的。

    霍新枝学的就是识字和算账,如今已很有小成,简单的游记她自己就能读懂了,平日得了空闲,也会领着霍新柳和林绣姑一起来读,日子丰富许多。

    家里的生意霍新枝也打理的很好,不需要崔云昭操心。

    这几个月来,霍家可谓是蒸蒸日上,日子红红火火。

    一晃神,就到了六月。

    这一日,崔云昭正在跟夏妈妈和孙总管盘账,就听到外面传来梨青的声音。

    “小姐,周副指挥来了。”

    周副指挥是冯朗身边的亲兵副指挥,专门给霍家送家书和信息,一早冯朗还亲自过来看望过林绣姑,对崔云昭道:“以后只会派他来送消息,若是换了旁人来,不要理会。”

    “另外,若是小周不得空,他的上峰马指挥也会亲自前来,你们都见过,不会认错。”

    冯朗办事就是这么仔细。

    崔云昭当时就放了心,谢过冯朗,冯朗就笑了笑。

    “梵音是我的学生,我自然好好照顾他的家小,你们只管安心。”

    回忆戛然而止,因为崔云昭忽然想起,前几日刚送过家书,现在再来肯定是有其他事。

    周副指挥也知道霍家有崔云昭做主,便直接来了东跨院,先见过崔云昭,才面色凝重地道。

    “崔夫人,吕将军过世了。”

    崔云昭愣了一下,好半天才想起,吕继明之前只是重病,一直靠药续命,只是想不到还是走了。

    她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了,什么时候吊丧?”

    周副指挥道:“将军准备后日去吊丧,让两位夫人准备妥当,一起前去。”

    一起去,能省去许多事。

    崔云昭便点点头,道:“知道了,有劳副指挥,也请将军节哀。”

    吕继明死的实在太憋屈了。

    前世他死在了燕州,就死是这场战争里,也算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可今生,他却在被人刺杀后缠绵病榻而亡,想必他自己也活得了无生趣,无比痛苦。

    崔云昭先去了一趟正房,同林绣姑说了事,又同霍新枝叮嘱,之后十日都让家里孩子穿素色衣裳,不要太过花俏。

    安排完这些,她又让邢妈妈准备吊丧的一应事宜,才算作罢。

    三日后,崔云昭、霍新枝和林绣姑一起出门,先去往新设的观察使府。

    吕继明重伤之后,郭子谦特地为他**,保留了他的观察使

    ,也好让他过得舒坦一些。

    冯朗的对这些都不讲究,于是就把团练使府略微改了改,把边上空置的民居并进来就算完。

    他家里一共就三口人,日子也简单,倒是一点都不铺张,这新设的团练使府跟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崔云昭一过来,就看到冯朗和其次子冯敬先。

    这位冯家的小少爷如今还在读书,生的腼腆又斯文,见了几人忙见礼,客气又热络。

    冯朗正在交代属下事情,说完话,才看向众人。

    他面色并不是太好,只说:“到了吕家,直接祭拜便走,吕家有些热闹。”

    ————

    一开始崔云昭还不知这热闹是什么意思。

    等一行人到了吕家,才发现吕家真是乱的不成样子。

    之前霍檀就说过,吕继明偏心二夫人和二儿子,可又对原配夫人和吕子航不忍心,于是家主之位便一直没有定夺。

    他在时自然一切顺遂,现在他**,家中自然连表面平和都算不上,尤其是丧仪,必须要有下一任家主来操持。

    若按伦常,下一任家主自然是吕子航,可吕子航高不成低不就,人也懦弱,母家又势单力薄,自然抗争不过母族强大的二少爷。

    但吕子航毕竟占了嫡长的身份,吕家的族老也不好不顾伦常,只能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纷纷佯装生病不插手。

    于是,吕家的灵堂就出现了两个家主。

    两边都披麻戴孝,两边都在哭灵,两边也都有烧火盆。

    吕子航一直都是军中的指挥,从博陵到伏鹿一直没有变过,霍檀去岁出征,本来是他最好的机会,但他求到冯朗面前,最终没有离开伏鹿。

    他怕死,不敢去。

    不去,就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了。

    若是能像霍檀当年那样,热孝时直接上战场,或许还能有老部将看在往日的情面关照一二,等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店了。

    崔云昭一家跟随冯朗踏入灵堂的时候,吕家人还在争执。

    不过冯朗一到,他们就立即没了声音。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伏鹿已经是冯朗的天下了,无论以前吕继明多么风光,往后都不会再有。

    吕家的二少爷走的科举,已经过了乡试,正在准备后年的秋闱,他若是能成,吕家或许还维持多年。

    他人年轻,也不过刚刚十七八岁的年纪,却很懂事,见了冯朗,立即行大礼。

    “谢冯叔吊唁父亲。”

    吕子航看到崔云昭,不由有些分神,这一个分神就错过了同冯朗见礼。

    倒是他身后一名披麻戴孝的女眷忽然开口:“谢表舅母,表嫂吊唁父亲。”

    崔云昭眯眼睛一看,发现那竟是顾迎红。

    她跪在吕子航正室娘子身后,看起来弱柳扶风,妩媚别致。

    人们常说,想要俏,一身孝,说的就是此刻的顾迎红。

    她一开口,堂屋里的气氛就又焦灼起来。

    二夫人能跟冯朗攀亲,大夫人也能同霍檀议旧。

    吕子航竟然明显松了口气。

    他脸上微微浮起笑容,正要同冯朗说话,就听到身后的正室娘子低声开口:“灵堂之上,哪里有你一个妾室胡言乱语的份,父亲也是你能叫的?”

    说罢,她转过身来,对霍家人躬身行礼,态度非常恭敬。

    “林夫人,崔夫人,霍娘子,民女管教不严,还请诸位勿要见谅。”

    崔云昭倒是意外她的聪明。

    顾迎红被她这么一训斥,顿时委屈的满脸通红,她娇嗔道:“夫君,你看她!”

    这样的地方,行这般扭捏事,实在让人不齿。

    冯朗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他跟吕继明虽然有过隔阂,也有过矛盾,却也是一起出生入死二十年的兄弟,见他身死后家中乱成这样,心里实在难受。

    此刻,倒是马夫人出来见过众人,目光凌厉看向顾迎红:“来人,带下去,杖二十。”

    原配夫人立即起身,却被吕子航的娘子一把按住,低声说了几句话。

    等她说完,原配夫人才不甘不愿重新跪下。

    两个高大的婆子立即出现在灵堂,上前直接了当堵住了顾迎红的嘴,迅速把她的带了下去。

    整个过程一点声音都没发出,十分训练有素。

    马夫人治家多年,家中上下都唯她马首是瞻,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因为吕继明没有留下遗嘱,而马夫人也顾及面子,没有直接对原配这一房打杀,才闹到今日这个地步。

    但原配这一房在灵堂上出了这么大的丑,放任一个妾室大放厥词,品行和治家能力可见一斑,顿时高下立见。

    或许,马夫人等的就是这一遭。

    处理完顾迎红,马夫人便上了前来,对冯朗等人道:“多谢诸位来吊唁我家将军,将军走时因身体实在孱弱,本想见一见诸位将军,最终也没见成。”

    她说话办事非常利落,眼角含泪却不哭的模样,却让人心生怜悯。

    “如今将军已经仙去,家中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往后日子,还请诸位多多照拂,妾身这厢有礼了。”

    到了这时,她才拿情分二字说话。

    冯朗此人并不冷血,相反,他颇有情有义。

    听到这话,便道:“马夫人放心,有我在伏鹿,就不会有人欺负吕家人。”

    马夫人可能要到就是这一句话,听完便也只行了礼,没有再多说什么。

    崔云昭跟在林绣姑身后,陪着她一起烧了香,吊唁之后便准备离开了。

    不过他们离开时,碰到了苏家一行人。

    这一次苏珩并小关氏,苏羿文和崔云殊一起来了。

    场合特殊,崔云昭就没同崔云殊多说什么,倒是小关氏擦身而过时,闻到了她身上的香味。

    不刺鼻,比之前的要好闻,也似乎有些熟悉。

    崔云昭没有多想,只陪着林绣姑快步离开了吕家。

    没有人在意顾迎红,她在吕家无论如何过活,都是她自己的选择,不需要旁人关心。

    又过了十来日,周副指挥来了霍家,对崔云昭道:“崔夫人,将军让属下来通传一声,吕家如今定家主为二少爷吕子显,因二少爷年少,未曾娶妻,家中依旧由马夫人做主。”

    “另外,吕家大夫人因吕将军过世太过伤心,直接去城外寒蝉寺为亡夫礼佛,已经离开了吕家。”

    事情到这里,吕家的事情便落入帷幕。

    崔云昭想了想,同周副指挥道:“之前灵堂上那名吕子航的妾室,确实同家中沾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