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

    回客栈路上,人渐渐热闹起来,传来几句交谈。

    “你听说了吗?”

    “什么什么?”

    “你这菜都不新鲜,一看就不是今早摘的!”

    “城南老屋闹鬼啦!”

    “油饼十文一个!油饼十文一个!”

    “你这妇人,不买挑什么菜啊!”

    “去去去,小鬼头一边去别挡着我做生意。”

    叫喊声、说话声此起彼伏,雁随跟上李绪步伐,又瞅着他面色如常,并不觉得费力,便不管他只顾着自己听乐子了。

    越走越远,卖菜的阿翁和阿婆吵架声逐渐听不见了,客栈也到了。

    门口,苍平迎了上来,接过李绪手中的一堆药。

    “您怎么不等我们。”他自责道。

    李绪在袖下转了转有些酸痛的手腕,面上波澜不惊:“不过是起得早了些,顺道买点罢了。”

    他扫了眼店内,问道:“可是要走了?”

    “冯将军说是巳初走,”苍平回答:“本想着让掌柜准备些新鲜吃食,但他不知去哪了。”

    说话间,掌柜便进来了,嘴里还念念有词。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掌柜的,这是怎么了?”苍平拦住了他。

    “出大事了,城南闹鬼了!”掌柜张望四周,悄声说道,“你们还是赶紧走吧,不然等会刺史来了,定要细细盘查你们。”

    因昨日青河来时并未张扬身份,掌柜并不李绪一行人的身份。

    “闹鬼?”李绪蹙了蹙眉。

    掌柜神神在在,故作玄虚地说道:“你们一看就不是本地人,那城南老屋可不是一般的地界。”

    “说来也简单,只是我们本地人有些敬畏罢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不过既然贵客想听,那便说道说道吧。”

    苍平想开口,李绪给他递了个眼色示意他闭嘴。

    苍平悻悻摸了摸鼻子,李绪指了指店内桌椅,对掌柜说道:“请您坐下说吧。”

    ***

    “贵人可知燕州燕家南驰军。”

    “略知一二。”

    “十几年前,燕家家主领着南驰军全军失踪,但私下有传言,燕家是叛国了。”掌柜唏嘘道,“但朝廷不说,我们这种普通百姓哪里敢打包票。”

    “城南老屋,正是燕家祖宅。”

    “因燕家出事,匾额后头便被摘了下来,这宅子也就没人住了,也不敢住,万一有鬼呢。”

    “说来,燕家还在时,我还远远地见过燕家家主,当真是少年将军。”

    “其实这些年也相安无事,我家小儿前几天还去城南玩过,只看到破破的大门。”

    “怪的就是昨天晚上打更的阿翁,说他三更时,听到了屋子里有人说话。这个阿翁胆子也大,还推开了门,隐隐约约还有个人影,穿了件白衣服。”

    “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没当回事,但四更时,他又亲眼见到有两个人在院内,脸都看不清。”

    “吓得他当即晕了过去,醒来时连打更的家伙什都扔了,跑回了家。”

    “更怪的事就是,第二天大早,燕家的匾额又挂了上去。”

    “我年轻时还看过之前被摘下的那块匾额,字一模一样。”

    “他们都说是三月初三鬼门大开,燕家人上来伸冤呢。”

    “您就说怪不怪吧。”

    李绪静静听完,开口道:“鬼神之事,无论是人是鬼,必定有所求。”

    “谁说不是呢,一早长史就带着士兵来了,将城南老屋包的紧紧的。”掌柜叹了口气,“真是造孽哦。”

    说话间,消失了一早上的冯炽进来,对着李绪行礼道:“殿下。”

    “殿……殿下?”掌柜的慌乱起来,连忙下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李绪扶起他,语气温和:“无妨,本就是听个故事,掌柜的去忙吧。”

    掌柜爬起来,心惊胆颤地离开了。

    冯炽跟着望了一眼掌柜的背影,收回眼神后恭敬地对李绪说道:“殿下,燕州刺史卢奉良卢大人请您一叙。”

    李绪垂下眼眸,问道:“卢大人不应是在燕州城内?”

    “昨日城南闹鬼,因此云城长史请了卢大人前来主持大局,又因昨日守卫见了下官的令牌,大早便将下官唤了过去。”冯炽回道。

    “卢大人如今在何处?”

    “大人正在官署处理公务。”

    李绪懒懒抬起眼眸,眼神却锐利地望向冯炽:“如今是要本王亲自去一趟了?”

    冯炽不敢回答,他虽是上京正五品郎将,但卢奉良身居从三品燕州刺史,更要紧的是,他的嫡亲兄长乃是左仆射卢奉朝。

    “罢了,他为难你也是情理之中,”李绪起身。

    他又转过身,对一直静静地待在一旁的雁随说道:“沈小娘子再去歇息歇息吧。”

    ***

    官署内,卢奉良正躺着饮着茶,听着手下的长史呈报城南之事。

    “大人,这事便是如此了。”长史犹豫着,补充道,“大人何不亲自去见襄王殿下。”

    卢奉良睨了一眼长史,漫不经心地说道:“亲王又如何,上朝不还要站在我长兄时后头吗?”

    长史咽了咽口水,特别想说,是站在您兄长后头又不是您后头。

    ——但终究还是闭上了嘴。

    卢奉良放下茶碗,见到长史脸色,便知道他定要在给长兄的书信里狠狠记他一笔。

    若是待到他回京述职,兄长肯定要狠狠责骂他,正好——把他调回上京,这破地方他都待腻了。

    “襄王殿下到~”门外传来通报。

    卢奉良从椅子上爬了起来,抚平官服上的折痕,又摊开了两本公文,这才往门外走去,长史则是跟着在他的身后。

    “殿下昨日亲临云城,下官如今才来拜见,是下官失职。”卢奉良嘴上还是很恭谨的。

    可惜他碰着的是眼力极好的李绪,从卢奉良略不整齐的官帽和背上的褶皱,一眼便瞧出了他确实失职。

    李绪面上不显,只是上前扶起了卢奉良,说道:“卢大人哪里的话,卢大人乃是国之肱骨,是燕州万民的父母官。本王不过是个空有爵位的王爷罢了,哪里比得上卢大人为民谋福呢。”

    这顶高帽戴的卢奉良有些飘飘然,平日里他只听过下属奉承他,哪里比得上亲王亲口夸他来的舒坦呢。

    他压下心中高兴,佯装谦虚道:“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仰仗圣人信任将燕州交与下官手中。”卢奉良指了指正中的椅子,对李绪说道:“还请殿下上座。”

    “本应早就拜见殿下,奈何公务繁重,”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现下城南这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