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深夜广播一
    夜色静幽,星河灿烂。


    赵长安催促兴奋不已的曾晓晓和芳英兰,早点去女工大通铺歇息。


    一个人上了状元府1号楼的十六层顶楼。


    头顶璀璨群星。


    弯弯下弦月的微光,幽幽的流泻在他身上。


    夏夜微凉,长风浩荡,意兴勃发。


    此时,赵长安放眼远望。


    在南边和北面的极远天空中,有闪电不时起伏显现。


    忽明忽暗。


    照着无边无际的厚重沉云,就像是反向的广漠大地。


    这几天南边的大江,北面的大河,包括山城的桃花江,爆发了数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桃花江已经有几个死活劝不住的人下水逮鱼,丧生于滚滚大江。


    所以远处沿河两岸,点亮了一盏盏临时拉起的河灯,排查管涌,以及阻止市民下水捉鱼。


    就像给山城戴了一环夜明珠项链。


    而在不远的南边,一高高三办公楼,则是整栋大楼灯火辉煌,没有一间的办公室的灯熄灭。


    今夜,也注定是这些辛勤的园丁们。


    收获他们辛苦劳作,丰收的果实的荣耀时刻。


    “喂喂喂,”


    一高的大喇叭群组,突然响了起来。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传得辽远。


    “老常,老常,我知道你高兴,可这是扰民不合规矩啊!”


    有气急败坏的声音,从大喇叭里面传来。


    声音袅袅,


    惊起无数睡梦。


    “方主任,这不但是咱一高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咱山城市,山城全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就不能让我轻狂一次?”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喇叭里面嚷嚷。


    “行,行,行,反正是你强行广播,你自己负责,你快点!”


    “赵长安,赵长安,你在工地上吧,你打通查分热线没有,知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赵长安清晰的听出来,是老班老常的声音。


    一高周边两里之内,无数被惊醒,正在恼怒着骂骂咧咧的市民们。


    听到这一席话,顿时都不再骂‘一高发什么神经?’‘缺心眼儿么?’


    而是静静的在床上,想听听一高这大半夜的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好消息。


    甚至很多人已经联想到今天的高考查分,猜测一高这次高考可能要放卫星。


    可是,这个赵长安又是谁。


    难道是前一段时间用揭发信,把夏文阳从一建总经理位置拉下来的赵长安?


    这小子怎么这么猛!


    此时,


    赵长安看到,整个一高周围的民居群落。


    很多栋楼里的灯光,一一亮了起来。


    状元府工地上的一处处工人住宿房子,也亮起了灯。


    “赵长安,你听好了,语文满分,900分,数学满分,900分,英语880分,物理满分,900分,化学满分,900分。总分——”


    大喇叭寂静了七八秒。


    然而,下面的分数就算是不用说,所有人都能知道。


    无数人,顿时睡意全消。


    虽然这和他们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然而听到这种自己山城正能量的事情。


    还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也能理解为什么大喇叭里面的这个老师,为什么不顾阻拦,也要‘轻狂’一把。


    “900分,全省第一!”


    在大喇叭里面,常友理满脸红光,扯着嗓门大喊:“你是今年高考的理科全省状元!”


    然而,大喇叭并没有就此结束。


    老常放低了声音,带着淡淡的感伤:“赵长安,你老师我常友理要谢谢你。


    感谢你在逆境和不公之中,不抱怨不放弃,而是在黑暗里默默积累厚积薄发。赵长安,我常友理为能有你这样的好学生,我骄傲!”


    ——


    8月4号的凌晨之夜,注定有数千万中国人彻夜不眠。


    欢呼,失望,欣喜,悔恨,忐忑的希翼和彷徨,——


    各种万千情绪交织成杂。


    苏正范和几个常务副校长,坐在他的办公室里面焦急等待。


    今夜一高的高三老师,除了出远门,或者家里确实走不开的,此时都集中在各个办公室。


    用办公室里的电话,个人的大哥大,拨号查询尖子生的成绩。


    其实到了明天下午,所有学生的成绩汇总,包括单科成绩单,都会从教育局送过来。


    然而,他们显然等不及。


    干脆打热线,查成绩。


    赵长安所不知道的是,在他拨通之前。


    校长办公室的苏正范,语文组霸着电话的常友理,手拿大哥大的倪雅雯,都在不断的拨打热线,想要输入他的准考证号。


    “校长,夏文卓的成绩出来了,876,她的化学870,折合原始分绝对146以上!”


    高三5班班主任戴孔济冲进了办公室,满脸的欣喜和懊恼,连连跺脚:“她怎么估的分啊,这成绩绝对清北!”


    “怎么会这样?”


    连拨了十几次都显示占线的苏正范,停下来拨号,皱起了眉毛。


    今年高考一高尖子生的估分,都是普遍偏低,


    也是第一次整个学校没有一个学生的志愿报考清北。


    这他都是知道的,


    现在问题是现在夏文卓的化学考了这么高,要是按照她127的估分,折合标准分也就是700不到。


    结果现在一下子多了近两百分!


    “数理化不像语文英语,作为一个尖子生根本不可能估分相差的太离谱,只能说她想报复旦,害怕咱们劝说,就故意低估分。”


    常务副校长段师仁一针见血的一语猜对。


    “校长,陈晶的成绩拿到了,836分。”


    文科1班的班主任莫国超大步走进来,一脸的溃败。


    这成绩上金陵大学肯定是妥妥的,可别说全区第一,就是全市第一,都非常渺茫。


    苏正范的心里又是一沉,看着眼前的电话,也没心思再拨打了。


    而且不用想他就知道,常友理他们一定在不断的拨打。


    “赵长安呐赵长安,你可得给我带来一点好消息,别说全省全区,就是全市第一,我老范这个校长才能有脸继续干下去!”


    在苏正范脸色发青的癔症之中,


    官新义,田雪,江缨,裴学哲,沈宏才,——


    全校高三理科前五十名,文科前二十名,这些文理尖子生的成绩纷纷出来了。


    其中不乏一些单科亮点。


    比如文科1班的官新义,三科满分。


    然而他的数学考得太渣,换算成标准分才五百多,一下子把他的总成绩拉到八百分以下。


    这些成绩,除了夏文卓一骑绝尘,


    其余的都只能说是不错,报考的学校应该都能被录取。


    然而想要争夺山城市,山城全区的头衔和荣誉,——就别做想象了!


    校长办公室里面议论纷纷,没有一个班主任和副校长脸上带有喜色。


    也许在总体录取率,一本进线人数上面,一高今年依然会很生猛。


    然而最关键的那几颗明珠,


    全省状元,


    全区状元,


    全市状元,


    十九无缘!


    “喂喂喂,”


    这时候,一道巨大的声音,在众人走廊外面的楼顶大喇叭那里响起。


    震得众人都是头皮直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