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十年做一梦
    次日早上起来,我给张庆文打了个电话,他一听就同意了。


    很快,他和薛可馨开车过来,我们先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然后四个人就直奔南天寺。


    我跟老盛打电话问宋老板电话,他却没有,只好直接过去了。


    今天是周一,停车场的车明显少了很多,张庆文把车开进停车场,找地方停下来。


    我琢磨起来,到哪里去找宋老板呢?


    我下车看了看,南天寺的所有建筑群都是围绕山边规划建设的,很明显。


    为什么说很明显,因为所有的建筑都是新的,与旁边的农村民居完全不同;


    其次,所有的建筑都漆成了与南天寺一体的黄色。


    黄色带呈现“c”形,正好把停车场包在中间。


    “c”形的一端是南天寺,中间是南天寺收藏品市场的大门,另一端是南天寺酒店。


    也就是昨天我吃饭和酒后暂歇的地方。


    宋老板的家也在酒店上面。


    可是,我站在这个角度看,并没有发现楼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可能是离得太近了,需要站到更远的地方才能看到那个空中别墅。


    我推测,宋老板的办公室应该在酒店旁边。


    我和陈小花慢慢往酒店的方向走,我想张庆文他们要跟过来,却听到张庆文叫我。


    我回转身来,张庆文指了指南天寺的方向,说:“办公室在那边。”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我们转向南天寺的方向走去,我边走边跟陈小花讲前两次来时看到的景像。


    包括亲眼看到佛像转身,以及寻无大和尚主持的开光法会。


    陈小花听了,忽然脸色大变,她抓住我的胳膊,有些紧张起来……


    “不知道那个寻无大和尚在不在这里。”


    陈小花悄悄地说。


    “应该不在吧。”


    我也不想见到他,既是安慰她,也是安慰自己,说,


    “他一般都会到处跑,很少呆在这个小地方,又是新寺庙。”


    走到南天寺山门口,张庆文指了指旁边一栋两层的建筑,说:“办公室在二楼。”


    我看他指的地方,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俊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旁边还有一个指示牌:“招商办公室由此进”,然后画一个曲折的箭头,指示要绕过这栋楼到后面去。


    张庆文对我压低声音说:“俊杰是宋老板的名字,他叫宋俊杰。”


    原来,他比我还清楚,我都不知道宋老板叫什么。


    他说他原来跟朋友来过一次,也见过宋俊杰几面,只是没有说过话。


    我知道,他是自来熟,这座城市,几百万人,只怕跟谁都认识。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现在已经不好乱说话了,到处都是宋俊杰的人,怕被人听到。


    我们按照指示牌走到楼后面,后面却只有一个向下的楼梯。


    又走几步就发现,这栋楼居然是三层。


    下面一层还有一大片空地,停着几辆车,肯定还有其他的路可以直接进来。


    我刚走下楼梯,有个中年人就迎上来,亲热地跟我打招呼:“鲁先生好呀!”


    我依稀感觉有点面熟,应该是昨天中午一起吃饭的人。


    我说找宋老板,他说宋老板还没来,领我们到一间会议室坐下,他去打电话问问。


    我们刚刚坐下来,他就回来了,手机还没有放下,满脸谄媚的笑,说:


    “宋总马上过来。


    他让我先请几位去他办公室坐一会,这里太乱了。”


    他指引着我们,走了几步,旁边有一部电梯。


    电梯上了三楼,电梯门打开,是一面红木屏风,屏风上仍然雕刻着佛像,金光闪闪。


    绕过去,是一条不长的走廊。


    走到尽头,是两扇大门,同样漆成了金黄色,上面还有精美的绘图,画的是云雾佛像。


    推开门,里面是一处100多平米的空间,这里当然是宋俊杰的办公室了。


    里面装修得富丽堂皇,门口是一套真皮沙发,正中间摆着一个沙盘,是南天寺这一带山地的立体模型。


    我刚才看到的“c形带”,只占到约模十分之一不到的面积,后面还有一大片山林。


    上面标有记号,或者插着小旗,看那样子,应该也属于宋俊杰。


    靠里面的墙是一套宽大的办公桌椅,都是金丝楠木制成的,雕刻做工美轮美奂,价值不菲……


    “如果不是十分尊贵的客人,我们是不会请到老板的办公室的。”


    那个带我们来的人说,既透出对我们的尊重,也显露出一种自豪。


    我说:“谢谢!”


    “你们随便坐,喝点水,我先下去了。”他为我们倒上水,就掩上门,离开了。


    我们在沙发上坐下来,张庆文显得有些拘谨,甚至有点紧张。


    没有了往日的无拘无束、无法无天,像变了个人一样。


    -读小说


    他带我们来到沙盘前,指着沙盘边缘画了个半圆,说:


    “这一块地是第一期,有60亩,已经建成南天寺、商业街、收藏品市场、公寓和酒店。


    后面这一片山,是1000多亩,我都已经全部买下来了。


    二期是绿色的部分,有300多亩,准备建森林康养中心。


    我要打造本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康养中心,能容纳2000到5000人以上的人疗养和养老。


    这一片蓝色部分是三期,700多亩,规划是旅游风景区,图纸已经设计出来了,正在报旅游局审批。”


    “宋总真是大手笔啊!”张庆文赞叹说。


    我没有说话,我想让张庆文多表现表现。


    宋俊杰“哈哈”一笑,说:“哪里哪里,我就是想做点事。


    我现在有五家公司,今明两年还要再开四家,明年就成立集团公司。


    前段时间我们正在跟证券公司洽谈,准备在新三板上市。


    文化产业、养老和旅游,都是朝阳产业,各方面都非常看好。


    证券公司的领导说了,如果我们康养中心建成,就能在主板上市了……”


    薛可馨鼓了两下掌,说:“这种规模很少见,肯定能上市!”


    “到时候再说吧。


    我不定非要上市。


    我不缺钱。”


    宋俊杰一边说着,想了想,快步走到金丝楠木大桌后面,从抽屉里拿出一卷纸,在沙盘上一处空地上铺开。


    那是一张设计图纸,上面写着“老龙洞旅游风景区开发设计图”。


    图纸上标明有旅游路线,有景点,还有缆车,确实规划很大。


    只是,现在我看到的这一片山,除了山脚下的南天寺和几栋建筑外,其他都是原始状态,看不到什么特别的景致。


    按照设计图规划的样子,投资肯定需要不少钱。


    只怕没有20个亿做不下来。


    看来他的家底比我想像中更要厚实。


    要么是画大饼骗钱;


    要么就真不缺钱。


    宋俊杰指着设计图的最高一座山峰,说:“其实,我原来是想把南天寺建在这个地方,这才是南天寺的旧址。


    南天寺在隋唐年间曾经是鼎盛时期,当时常驻僧人都有一百多人。


    后来慢慢就荒废了,连一片瓦都没有存下来,只是在史书中有记载……”


    听他这么说,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停不下来的喷嚏”的故事,想问他,但又不敢问。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不知道那个故事宋俊杰是不是喜欢。


    今天是张庆文关键的日子,可不能节外生枝。


    宋俊杰停了一下,扫了我们一眼,说:


    “我对你们说一件真事——


    南天寺这个项目,我刚做了三年。


    但是,至少在十多年前,我就经常做一个梦。


    我梦到佛祖坐在一座山的山顶上。


    我也不知道那是哪座山。


    我还以为是灵鹫山。


    因为经常梦到,我甚至记得那山峰上的所有的细节。


    三年前,我参加一个招商会。


    这个开发区的领导想请我投资,就盛情邀请我参观现场,还去了南天寺旧址。”


    他又指了指那座最高的山峰,说,“我开始对这个项目并没有兴趣。


    可是,当我上到南天寺旧址后,当时就震惊了!


    因为,这座山峰,正是我经常做梦梦到的那座山。


    山上的所有细节都跟梦境中完全一样!


    可是,那是我第一次来。


    我明白了,佛祖是想让我恢复南天寺!


    于是,我没有犹豫,就拿下了这个项目。”


    张庆文说:“宋总跟佛祖缘法极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宋俊杰点点头,说:


    “后来,我们就开始进行规划。


    当时,我没有那么多资金直接去做旅游项目——”


    薛可馨立即插话说:“旅游项目投资大,收益慢,风险高。如果开始就做,非常危险。”


    宋俊杰认真地看着她,说:“确实是这样,你蛮懂的呀!”


    “可馨是旅游专业的本科生!”陈小花说,“她做过好多年旅游。”


    宋俊杰说:“不错不错!


    明年等三期开始的时候,请你到我公司来!”


    “好呀!”薛可馨开心地说。


    宋俊杰接着说:“当时我主要的精力在市内开发几个楼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经过研讨,最初是想开发别墅市场。


    现在一期这一块,包括二期,其实当时规划的都是别墅区。


    我想等别墅区开发完,手里有钱了,然后再去搞旅游区。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开发区的支持。


    有一天,研讨项目时,我带着公司的领导层,


    还有开发区和市住建局的几位领导,实地再次考察,然后就签署正式合同。


    我们一行有将近20个人,边走边聊,聊得非常投机。


    可是,走到这一块时,忽然遇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