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布公
    《夫君,我带球跑回来了》全本免费阅读

    “嗯?吐了血?”

    “什么个情况?”

    用午饭的时候, 宫内的消息飞到了定西王府,岑砚边吃边听柳七说。

    “他亲口说的?”岑砚筷子一顿,问。

    柳七:“不曾, 说是六皇子拿了之前宣的一系列圣旨, 进了御书房。”

    岑砚会意, 笑笑,“他现在倒是机敏了很多。”

    圣旨都是李德联合内阁拟的。

    哪怕盛武帝气**,也不能说是李央干的,得算到李德头上。

    岑砚来了兴趣:“圣旨说的是老四和八皇子之间的恩怨, 后续呢, 八皇子这边, 他还带了什么, 该不会……”

    柳七:“如主子所料,带的是李德豢养私兵的证据, 陛下是马上得来的天下,您知道的,对这种事尤为忌讳, 拿这些东西……”

    岑砚笑起来, 接道:“那确实是在扎陛下的心。”

    防了一辈子的事,就怕有人重走自己的老路,当年拥护盛武帝上位的老臣们, 该**的**,该处死的也都一个不剩下, 没想到临到了头,千防万防, 被自己儿子捅了一刀。

    还是这两年格外偏爱的幼子。

    实在是……

    岑砚垂目, 笑容掩不住道, “一出好戏啊。”

    眼眉狡黠,就差直说遗憾自己不在,不能看个现场尽兴了。

    庄冬卿:“……”

    庄冬卿咬着筷子,认真:“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柳七:“据闻缓过来之后,圣上还是将六皇子带来的东西看完了,然后……”

    岑砚:“又传了太医?”

    柳七:“太医就在边上,从书房转到了主殿,但内室只留了太医、冯公公、冯公公的一个小徒弟,最后便是六皇子了。”

    这么说,最后的情景,知晓的人并不多。

    但有些东西,瞒是瞒不住的,比如……

    岑砚问:“聊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六皇子走后,又如何了?”

    这便正是柳七想汇报的,“六皇子离开后,太医还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主殿,后续叫的宫人,几个都是冯公公的徒弟,忙前忙后的,能看到人快速地进出,等太医离开后,便有太监跟去太医院煎药,眼下这个时辰,应该已经喝上了。”

    岑砚:“按陛下的性格,当是全部都会看完。”

    庄冬卿不解,“不顾身体了吗?”

    看到前面都吐了血,还要铁头看完,真以为太医都是神仙能保命啊。

    “其实正是因为顾及身体,才要一次都看完。”

    “四皇子和八皇子的事瞒不住的,李仁的死都听了,最差情景便是八皇子也被处置了……开了头,又留个尾巴不去瞧,总是会念着,生出些胡乱的猜测,更不好……”

    岑砚顿了顿,讽道:“何况以陛下的心思,宫里现在已脱离了他的掌控,他心知吐血一事瞒不住,与其中途被有心人利用,前来相告,不如一次性过完,好坏也都在这一天了。”

    庄冬卿想了想,嘟囔,“但他的身体……”

    岑砚:“自然是受不住的。”

    “不过不必太担忧。”

    小太监来询问的时候,岑砚已经透了口风,若是实在伤筋动骨,最后不若两颗药丸一并喂下,怎么着,都得让盛武帝先知道朝堂的情况,后续身体不行了,才好传位。

    当然,也不一定会传给李央。

    但拖拖拉拉的,等宗族反应过来更麻烦,还不如速战速决,哪怕盛武帝不传给李央,冯公公已经站在了李央这边,盛武帝咽气后,遗旨也都好操作。

    岑砚:“宫里药材齐备,吊命的多得是,撑住这几日,当是能够的。”

    说得轻松,听起来也合理,庄冬卿没多心,顺着话茬点头。

    但是等柳七走后,庄冬卿却问到了关键,“陛下,会传位于李央的吧?”

    岑砚如实道:“如果脑子还清醒,会的;如果已经彻底糊涂,那就不好说了。”

    庄冬卿看向岑砚。

    岑砚剖析道:“有时候人吧,就是这样的,有些东西留不住,但又不愿意给最合适的那个,李央想要,所以他偏偏不给,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李央目睹了他的衰败。

    见证了他的无能。

    之前又与他离了心,眼下几个成年的皇子里,各个都不中用,最后的最后,他这条命还是这个和他离心的儿子续回来的。

    按理说,正常人该是感动的。

    偏偏盛武帝不是什么正常人,帝王多疑,最后这段时间李央的做派,指不定会被他怎么想,如果生了别的心思,皇位最后会指给谁,也就不好说了。

    不过当然也不重要,不传位,自有人推李央上。

    这么些年,朝廷里能留下的老臣,倒不真与盛武帝一条心。

    能安享晚年,讲究的不外乎识时务和中庸。

    盛武帝晚年已经够糟心了,

    若是再推个儿皇帝上位,那又是数十年的动荡,正常人,怕是都不想见到这种朝堂格局的。

    庄冬卿想了下,点头:“你说得对。”

    “不过陛下身体这样,又与外界长久地不联络,再加上冯公公与李央相处了那么久,其实陛下的态度,也不是最重要的了吧?”

    岑砚笑:“卿卿高见!”

    庄冬卿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脑子里又想了想,便把心放下来了。

    跟着文里的剧情走结局,是最好的结果。

    等尘埃落定,上京的风雨便可以暂歇上几年,大家也都过过晴天**的日子。

    *

    庄冬卿知道结局,轻松。

    但上京整个的气氛,仍是风声鹤唳的。

    这日带岑安去酒楼吃了特色菜,回家的时候岑安安已经困得倒在了庄冬卿怀里,刚到府上,门房便来报,说是有人找他,自称他的远房亲戚。

    “柳七看过了吗?”将岑安交给六福,庄冬卿问门房。

    “柳主管同主子去了大理寺,还未回。”

    “那现在人呢?”

    “安置在小客厅,等少爷您回来决断。”

    庄冬卿想了下,觉得在王府里应当闹不出什么乱子,带着两个贴身侍卫,移步去了小客厅,一进门,便愣了愣。

    当头的那个见过几面,是李央救下来报恩的姑娘。

    后面的那个……是李央。

    “冬卿兄,以这种方式相见,打扰了。”带着帽子,却也知道瞒不过庄冬卿,李央索性开门见山道。

    庄冬卿让侍卫在门口守着,思索片刻,也直接:“你是想见岑砚吗?”

    “冬卿兄英明。”

    庄冬卿便意识到,当是与盛武帝有关的事。

    结合着昨日柳七的消息。

    庄冬卿:“他今日去了大理寺,我让人找他回来。”

    李央:“若是如此,自然再好不过。”

    也没有推拒,庄冬卿便明白,当是十万火急之事了。

    不知道别的人行不行,庄冬卿想了下,唤人找来了徐四,将情况一分说,徐四便警醒道:“若是以找小少爷您的名义上门来,那六皇子多半是秘密出宫,不欲外人知晓此趟行程。”

    庄冬卿吐了口气,“我也是这样猜测。”

    “所以不知道,若是眼下唤人去找岑砚,可否妥当。”

    徐四想了下,“这样吧,我寻个由头,跑一趟去找主子。”

    庄冬卿心中绷紧的弦松开了来,“那便麻烦徐统领了。”

    这样也是最好的。

    “小少爷客气。”

    徐四行过礼,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庄冬卿又转到小客厅,唤六福好茶好水地招待,与李央说些闲话,不叫怠慢了。

    此一时彼一时,再过几天,见到李央他也该唤一声圣上了,礼数还是该有。

    “近来还好。”

    “嗯,除了贴身伺候的人,别人一概不知。”

    “事关重大,也没有告知冯公公。”

    说着话,庄冬卿随口问的东西,李央也没有敷衍他,认认真真地答了。

    甚至答得太坦诚,让庄冬卿听得有些不好意思。

    “你……就这样告诉我,好吗?”

    心里过意不去,嘴巴上便问了出来。

    李央闻言笑了,笑过,神色又恢复平静,带上了两分庄冬卿不熟悉的忧郁。

    “没什么好不好,你嘴一向严的,除了王爷,还能和谁说这些吗?”

    而岑砚,他根本就不需要防备,甚至需要借对方的力。

    也是此次前来的目的。

    庄冬卿:“……哦。”

    “那你,都这样说了,最近真的还好啊?”

    一样的话再问了一次,上一次还能客套,专门拎出来,显然庄冬卿要听的不是客套。

    李央垂目。

    片刻后,声音轻轻的:“也就这样了,情况你都知道,好与不好,全看自己怎么想吧。”

    庄冬卿:“陛下上回是不是……”

    还没问完,李央便承认道:“嗯,训斥了我一番,因为我提出想为母妃办一场法事。”

    庄冬卿缄默。

    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片刻后,庄冬卿:“陛下也真是的,都这个时候了,还……怎么说也是相伴一场,往日情分还是有些的吧。”

    “人走茶凉,不外如是。”李央笑笑,自然道,“不过也没什么了,等日后,我给母妃补上就是。”

    最后一句话的信息量太大,庄冬卿有点不敢接。

    万幸,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岑砚回来了。

    庄冬卿赶紧将地方腾出来,带着六福走了。

    互相见过礼,再坐下,李央开门见山道:“父皇没多久了。”

    “昨日听闻四哥被处决,吐了血,后续又

    看了八弟豢养私兵的一干证据,又是悲愤难耐,太医扎了针,又用百年老参吊着气,到了夜里才缓过来。”

    岑砚倒不意外,和他猜测的情形差不多。

    李央:“没有加药丸的量。”

    “今早服食完新的一颗,气顺了许多。”

    “或许感觉到了什么,父皇传旨,想见王爷与几位重臣。”

    用了传旨两个字,旨意却没有流露出来……宫廷内现在谁说了算,倒是一目了然。

    岑砚喝了口茶,“那召见的过程,传你在身旁服侍不呢?”

    默了默,李央如实道:“听冯公公的转述,似乎没这个意思。”

    岑砚锐利:“那大权便有可能旁落了?”

    “……或许。”

    岑砚:“六皇子是为这个事儿来找我?”

    李央:“这是其中的一件。”

    岑砚扬了扬眉,来了兴趣。

    视线对上李央,面对的却不再是一张神情忐忑的脸,相反,今日格外镇静了些。

    看来宫里的这些日子,让李央成长得很快。

    岑砚:“其实我大概能知道陛下想问我些什么,而刚好,我也有些心里话,想同陛下絮叨,不过么,我其实也可以不同陛下聊这个天,等断了南疆的药,捱到陛下昏睡不醒,也就没我什么事了,我何必要趟这浑水呢?”

    李央垂目片刻,径直开价道:“若是陛下为王爷与冬卿兄赐婚,如何?”

    “听起来不错,但终究是虚的。”

    李央深呼吸。

    岑砚嫌弃他筹码太轻。

    好好想了想,李央:“这样说王爷便是心里有了计较,不若王爷直言。”

    岑砚笑了起来。

    与之相对的,李央面上仍旧无有波澜,仿佛听见什么,都能应对一般。

    *

    翌日,盛武帝传召岑砚与几位朝廷重臣。

    圣旨抵达王府的时候,岑砚庄冬卿,以及被特意点名的岑安,都已经收拾规整,随时可以出发。

    待上了宫里安排的马车,小崽子又拽了拽自己的衣服,不住动弹道:“爸爸,脖子麻麻。”

    世子的礼服上有金线,小孩儿皮肤娇贵,贴在领口上,刺挠得厉害。

    庄冬卿还没动手,岑砚将小崽子抱到了腿上,用手隔开了小孩儿的衣领,问他:“好些了吗?”

    岑安安点头。

    庄冬卿不由告诫:“一会儿进了宫,就不能这样了。”

    昨日都教好了,岑安安格外乖觉,点头道:“安安知道。”

    “会忍到出宫的哦。”

    孩子懂事,庄冬卿有些心疼了,摸了摸小孩儿的脸,只道:“没事,不会太久的。”

    岑砚倒是不讲究,“见过陛下之后,就可以让六福用手帕隔开了。”

    庄冬卿瞧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其实他今天有些紧张。

    岑砚也看出来了。

    好在宫内流程繁琐,真见到了盛武帝,又还好。

    无他,病床上的人实在是衰老得厉害,说一句弥留之际,庄冬卿都觉得不为过。

    勉力支撑着起来,靠坐床头。

    岑安安发挥了他一贯嘴甜的本事,一句接一句吉利话,哄得盛武帝合不拢嘴。

    甚至笑得太急,冯公公还给端了水来,喂盛武帝喝下顺气。

    “很好,很好,见到你有后了,又有了中意的人,朕日后见了你爹,也好交代了。”

    说了一通话,盛武帝精力消耗得厉害,撑着道。

    说完又叫庄冬卿上前,也问了几句,一问一答间,看着庄冬卿的模样,盛武帝有些出神,竟是忽然喃语道:“他这神态,还有些像你娘当年。”

    庄冬卿愣了下。

    岑砚答道:“他只是没什么心眼罢了,别的地方和陶太妃,还是不像。”

    盛武帝混浊的眼球粘着庄冬卿,看得庄冬卿很不舒服。

    “也对……”

    “陶慧是没法有城府,你找这个,倒是打心底里敞亮的。”

    盛武帝精准道。

    岑砚只笑笑。

    庄冬卿硬着头皮又回了几句,盛武帝便要亲自赐婚,圣旨其实都写好了,冯公公代笔的,盛武帝只在空缺处,属上两人姓名便是。

    待圣旨写成,庄冬卿恭恭敬敬接了,脑子却是恍惚的。

    一下子真成了王妃,有点绕不过弯儿来。

    说很高兴,不至于。

    但说不高兴,好似只一张薄薄的纸,又让他有些奇异的归属感觉。

    “让王妃和世子下去吧,还有些话,咳,咳咳,我要单与阿砚说说。”

    进门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盛武帝便支撑不住,挥退了庄冬卿与岑安。

    岑砚:“那便劳烦公公领卿卿与安安去侧殿。”

    闻言冯公公不由看向盛武帝。

    他走了,房间内只剩两人,这场

    对话便是密谈了。

    显然,岑砚还是知晓盛武帝心思的,他说完,盛武帝便挥了手,让冯公公带人下去。

    冯公公行了礼,依言。

    庄冬卿不由看向岑砚,目光带着几分忐忑。

    分开时被轻握了下手掌,听得岑砚低语道:“等我一会儿就来。”

    庄冬卿点了点头。

    牵着岑安跟着冯公公出了门。

    待两人步出寝殿,大门被吱呀一声合拢,盛武帝又坐正了少许,而岑砚,也终于抬起了眼睛,认真仔细地端详眼前的至尊。

    两年不见,躺在床上的时候感觉还好,真正醒来,说上话,盛武帝的老态便再也遮掩不住了。

    “朕老了是吧?”盛武帝好似能窥见岑砚的内心,点破道。

    岑砚垂目,眼睫下覆,断开了视线接触,“陛下莫说这些丧气话,万岁千秋,大盛还离不开您。”

    盛武帝笑了笑,“也就你肯说这些哄朕了。”

    岑砚:“六皇子不是如此说的吗?”

    盛武帝脸上的笑容一滞,寝殿的空气一下子凝固,再开口,盛武帝直接道:“所以,你为什么会选小六?”

    衰老。

    但问出这句话来,也气势十足。

    若是再年轻十岁,这一句只怕会问跪不少官员。

    但没有这个可能了,

    眼前的人,就是个行将就木的老者。

    岑砚视线落在盛武帝放在被子外的那只手上,手背干瘪,皮肤上星星点点的老年斑格外惹眼,提醒着这具身体主人已昭华不复。

    “臣其实,并没有选择六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