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 科技爆发
    《大秦地府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推行新制度对于秦政父子来说,是最没有难度的一件事。就和灭六国一样,无他,唯手熟尔。

    所以在朝中保皇党臣子着急上火担心变法失败的时候,父子俩都很淡定。新制度非常平稳地被推行了下去,并没有受到太多阻力。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经验之外,也多亏提前的布局。祖孙三个每日处理政务可不是只沉迷给先帝擦屁股的,有些调度自然是为了后续的变法做准备。

    地方县令这种级别的官员调度,京官实则并不会太在意。因为县令着实是太小的官吏了,至少要到知府这个级别才能得到一点眼神。

    当群臣好奇为什么关于科举的变法没遭到太多抵制的时候,再去探查各地的情况,这才发现地方县令已经撤换了不少。

    某些帝王嘴上说恩科还没结束,手头没有什么可用之人。实际上不声不响已经笼络了那么多臣子,全是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群臣都被那个数量震惊了。

    面对顾之禾的呆怔。

    扶苏只是笑了笑:

    “像中书令这样的天之骄子,科举上几乎不曾受挫,想来应是不清楚寻常举子的情况吧?”

    顾之禾不得不承认:

    “臣确实不太了解。”

    扶苏还挺看好这位中书令的,不介意给他解个惑。

    “本朝举人便可选官,只是需要花点银子打点。不过大多也只能去县令手下当个副手,甚至根本选不上官。”

    能选上官的,都是有门路的。不是你使了银子就能上,所以举人的官途艰难。

    大部分有心气的举人,都宁愿再多拼一拼。只要考上了进士,保底有个县令当,谁甘心止步于此?

    有些人为了能继续科考,干脆去了书院做先生。在厉害的书院里教书,并不会耽误自己做学问,还能接触到更多珍贵书籍。

    顾之禾一点就通:

    “原来如此。”

    天底下从来不缺少等着做官的人,位置腾出来了,自然有的是人接手。举人一般情况下只能给县令当副手又怎么样?皇帝开口点他去当县令,别人还敢拒绝不成?

    何况,很多人完全可以先当上副手。只要等一时片刻,皇帝捏住把柄将县令撤职或者贬谪,就近令副手接替他,一切便顺理成章。

    陛下用着恩科拉住朝野的注意力,私下里的小动作便被忽略了。

    群臣少有和大量县令都有交情的,所以自己认识的一两个犯错被贬,听说之后也不会太在意。

    县令这等小官,对自己的帮助本来也有限。得知消息后肯随手帮一把的也不多,尤其是在皇帝虎视眈眈的时候。

    多年等候补官的举子怕是都有些绝望了,这时皇帝派来的人跟他们说陛下看中了你的能力,那还不欣喜若狂誓死效忠?

    科举改制就改制,他们又不吃亏。

    已经寒窗苦读却没考出成绩的才会抵制科考的改制,都当上官了谁在乎这个。肯定是以做出政绩为第一要务,不能陛下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就办砸。

    同为科举的失意人,这些县令实则更懂怎么劝说那些心有不满的考生。只要跟他们讲清楚新式科考的优势,再说一说旧试还会继续推行十年,自然也就没人去闹了。

    如今,地方上的情况大抵分为三种。

    一种是坚持走原来的路线,因为认定自己在原本的科考中占据经验优势,更稳妥一点。

    一种是彻底放弃旧试,毕竟自己确实不是科举那块料。而新试的考核具有针对性,考核内容也更容易学习训练。

    最后一种是两者兼顾,两边一起尝试,看看哪一种自己能出头。不去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新试那块料呢?

    至少新试提供了新的考试机会,而原本科举的乡试会试这种都是三年一次,不中还要再等三年。

    新试不一样,据说年年都考。

    他们并不知道,如今朝中臣子缺口大,所以年年都要考,每次录取的人数也多。等以后缺口小了,那就不一样了,即便年年考,中选者也会大大降低。

    第一阶段还是按照科举模式进行。

    乡试之前考四书五经,乡试开始考新卷。等官学建立起来,第一批学习新课本的学子毕业,就可以弃儒家经典,考语文数学历史法律这些了。

    像后世省考那种,地方州府哪里缺了官吏就自己开设考试,还得再往后等等。一口气吃不吃大胖子,慢慢来。

    国库最近虽然很有钱了,但太多的官学也是开不起的。

    没办法,人口太多了。

    偏偏这年头,靠

    丝绸之路赚钱也没以前那么容易了。大航海时代都结束了,海外在海上商路的开发上更占优势。

    得亏本朝没搞什么闭关锁国,也没彻底丢掉前朝的航运优势。而且因为要打倭寇的缘故,造船业一直没敢懈怠,即便没去参与大航海,也不输外头什么。

    等以后蒸汽机发电机应用上了,还能再飞一波。

    扶苏的脑海里划过N种赚钱方法:

    “国际贸易开启之后,能玩的花活就多了。”

    秦政对儿子的能力很放心:

    “虽然如今海运航线大多掌握在海外人手中,但我大秦也没被彻底挤下去。将热武器改良一番,便可以出海抢占航线了。”

    扶苏笑了笑:

    “我也是这么想的。”

    以前本朝不去搞大航海,自然用不着去开拓太多航路。航路在人家手里,你要走得跟人打招呼,不然遇到点意外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外头的人都是强盗,不和你讲道理的。

    所有这种时候,武器就很重要了。

    扶苏有些跃跃欲试:

    “现在搞海上丝绸之路不太划算,远洋贸易还要担心中途被海盗劫掠。要我说,不如直接去抢邻居。”

    隔壁扶桑的金银铜矿,他老熟悉了。毕竟那是他大秦的扶桑郡,哪里有矿大秦早就摸透了。

    哪怕有一些漏网之鱼,去地府问一圈,很快也会有热心群众送来矿藏分布地图,支援大秦的重要事业。

    抢扶桑可不能算是抢。

    这叫黑吃黑。

    如今东部海域里最嚣张的海盗就是倭寇,打他们属于日行一善。而这些倭寇表面上装得像从扶桑流窜来的个人势力,其实谁不知道背后有扶桑官方的支持。

    不管,先占领了再说。

    扶苏很快拿出了几份火器改良的图纸:

    “有了这些,占领难度应该不大。”

    桥松觉得他爹思路可真广:

    “原来还能这么赚钱!”

    扶苏理直气壮:

    “朝中日子不景气,只能打点海盗回回血了。海盗抢了那么多东西,我们去抄了海盗的老巢,很合理。”

    桥松于是便问:

    “既然扶桑岛上有金银,他们为什么还落魄到要来当海寇的地步?

    ”

    扶苏没回答,让儿子自己想去。

    桥松回去翻了翻史书:

    “我懂了。”

    最初的倭寇是扶桑那边分裂势力中战败的一方,逃窜入东南沿海作乱。后来出现了前朝和扶桑的商贸往来,只是很快遭到了朝廷禁止,于是富商干脆化身倭寇犯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倭寇的成分也渐渐复杂化。不过能形成大规模侵扰的,背后少不得官方支持。

    官方有银矿,是不缺钱。但扶桑岛地小物博,一直眼热华夏的富饶土壤。

    有钱但是买不到什么好东西,要是能通商那还可以稍稍收敛一下贪婪。既然不让通商,那就抱歉了,不如直接洗劫。

    何况,有些倭寇只是得到了官方的授意和资助。这样的资助是有限的,还得靠自己才能多捞点好处。

    再加上他们需要帮助官方试探出华夏的底细,便干脆一直你来我往地闹腾。

    前朝曾经收复琉球,再加上扶桑自己内乱消耗过大,自那之后倭寇就基本销声匿迹了。咳本朝倭寇重新冒了出来,因为扶桑又一次进入了平稳时期,能腾出手来试探。

    偏偏,大秦没搞什么边境封锁。

    如果闭关锁国的话,水师驻扎在琉球附近的海域,倭寇当然闹不出动静。

    桥松摇头:

    “严防死守,看似防住了敌人,也堵住了自己往外的大门。”

    扶苏挑眉:

    “我还以为你会问,为什么本朝不封锁边境,却依然不和扶桑通商呢。”

    桥松瞪了他爹一眼:

    “我又不傻!”

    人家摆明了不怀好意,当然不能和他们通商了。通商只是饮鸩止渴,人家本质上还是在觊觎你的地盘。

    看起来好像恢复通商,东南沿海就能太平起来,可那都是一时的。等到人家从你这里靠着通商换走大量好东西,觉得时机成熟了,迟早要打过来的。

    届时毫无防备,估计会伤亡惨重。

    扶苏还算满意:

    “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桥松想了想,又问:

    “能不能用商业手段挑拨得扶桑内乱?”

    扶苏叹气:

    “现在不太行,错过了好时机。”

    前朝正逢扶桑

    的战国时代,各种势力割裂,用通商的办法就可以挑拨打压,会简单很多。

    现在嘛,人家政局平稳。想过去做生意甚至是搞事情,可没那么容易。

    不如直接打过去。

    桥松一想也是:

    “看他们那样也造不出什么火药。”

    资源匮乏,想来火药原材料也是匮乏的吧。

    提到这个,扶苏就笑了一声:

    “扶桑基本没有硝石矿。”

    桥松:……

    桥松震撼了:

    “啊?这么惨的嘛?”

    那扶桑没了。

    火药的基础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那还打什么?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

    怪不得他爹觉得打扶桑没难度。

    他以前倒没派人去探查过扶桑的硝石储备,主要是没有必要。大秦不缺这个,没必要在扶桑找。

    万万想不到,扶桑是真没有。

    朝中本来也对突然要打扶桑持保留意见。

    人家好歹是个海外的国家,哪里是说打就能打的?何况离得那么远,打下来之后要怎么治理?哪天被人抢了,都不一定能收到消息。

    扶苏对此表示不怕。

    发电机都出来了,电报还远吗?有了电报,隔着大洋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然,打动群臣的肯定不是什么没影的跨洋通讯。而是,扶桑有大量金银铜矿,以及,扶桑他没火药。

    群臣一下子支棱起来。

    你早说没有火药啊!

    “原来他们的硝石是从暹罗进的,那把他们去暹罗的航线断了不就完了?暹罗也是拎不清,这种东西怎么能往外卖。”

    “不用那么麻烦,那海岛也不大,把几个重要港口围堵了就成。”

    “水师够吗?是不是要多训练一些,远征要多带点人手去才保险吧!”

    “这么大的事情,谁做主将?”

    提到主将,朝中武将之间就暗自较量起来了。难得碰到一个可以扩张领土的机会,这可是实打实的功绩。

    重点是,对面毫无反抗之力。

    军功掉在地上,不捡的是傻子。

    朝中的争执重点很快就从要不要开打,转变到了派谁去。前者是针对皇帝的,后者是武将

    内斗。

    秦政悠闲地翻开奏折。

    始皇帝陛下最近已经闲到在朝会上批奏折了,就离谱。有两个得力小助手替他主持朝会,他只要分一点心神听两耳朵就行。

    而且遇到事情,朝臣会全自动内斗,牵扯不到他头上。

    秦政等他们吵完才随口应了句:

    “就按你们商量出的派人,不要让朕失望。”

    谁去都一样,这种小事还能办砸的,也不用回来了,就埋扶桑那儿吧。

    群臣:……

    齐月萱忽然意识到什么:

    【我去!这是要去打倭人吗?啊啊啊!有生之年!我居然能看到华夏灭倭?我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齐月萱激动得无以复加,恨不得出门跑三圈。

    群臣不理解她的兴奋。

    桥松怀疑他爹知道,但他爹肯定不会告诉他的。

    这只是齐月萱兴奋的开始。

    等到她隔了几天,听到工部汇报说已经研究出了蒸汽机,她人都麻了。

    【我服了,我以为我来到的架空朝代是不走世界进程的,一直在古代王朝打转。结果你现在告诉我,外头已经开始搞工业革命了,而我华夏,这次没落后?】

    齐月萱捂住心口狠狠抽了口气。

    不行,她需要吸氧。

    桥松抓住重点:

    【这次?】

    上次落后了?

    群臣也抓住了这个重点,而后便慎重了起来。

    听对方的意思,那个什么工业革命非常重要。他们原还不解君上的深意——好吧,现在依然不解——但他们有脑子,知道既然是好东西那就不能埋没了。

    臣子们立刻一个两个开口夸赞,把研究出蒸汽机的工部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反正这群人是搞奇技淫巧的,和走官场升职路子的他们其实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

    顶多里头不搞研究只负责统筹的长官,会有升职去其他部门的机会。剩下的匠人们,干得再好也是工部内部晋升,陛下不会允许他们跑去别的部门浪费才华的。

    桥松呵了一声:

    【马屁精,现在知道夸了。】

    还不是做给那女声看的,想展示自己很有眼光。

    齐月萱偏偏就上当了,真情实感地夸了一下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