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乱作一团
    《大秦地府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和冀州袁绍的稳妥起见不同,他弟弟袁术就很不给皇帝面子了。

    远在扬州的袁术根本不担心被直隶攻打,而且他一向又是个嚣张性子。收到催赋税的诏书之后,直接把诏书处理掉了。

    袁术:扬州山高路远,沿途匪患丛生,诏书不至也是常有的事。

    什么诏书?没看到,没收到,不清楚。

    来送诏书的使者:???

    你当我是死的?

    袁术一看,哦,还有个人证。赶紧一挥手,让人把这家伙扣押了。如果对方反抗,那就直接击杀,这样便能死无对证。

    问就是使者在来的路上遭遇了贼寇,可能已经被那些恶人害死了。

    本来这一招是可以奏效的,毕竟袁术在自己的大本营上,人多势众。而使者孤身前来,身边顶多带那么几十个护卫随行,定然打不过袁术。

    然而——

    蒙英冷哼一声:

    “将士们,随我冲!”

    近百名护卫立刻翻身上马,原来他们并不是寻常的部曲护院,而是蒙英带来的并州骑兵。

    这群人跟随吕布南征北战,曾经从李傕郭汜的大军包围中冲杀出来,区区袁术的这点人马如何拦得住?

    不多时,这群人就冲出围困,直接扬长而去。

    此事很快传遍了寿春。

    黄盖大惊失色,连忙去寻了孙策。

    自从几年前孙坚为了袁术讨伐刘表却战死之后,孙坚的部下就被袁术扣押了。

    起初袁术扶持了孙坚的妻弟吴景和侄儿孙贲上位,接手了这些人。孙策前来讨要父亲的旧部不成,还被打发去了丹阳。

    今年孙策遭遇山贼九死一生,逃回袁术这边,袁术才终于肯把旧部还给孙策。但数千旧部只给了一千,小气得很。

    孙坚旧部都对袁术有意见,奈何势比人强。他们在袁术手下讨生活,除了听令行事也做不了其他。

    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黄盖察觉到了危机,认为袁术这里不可久留。

    黄盖对孙策说道:

    “袁公路损毁陛下诏书、抗旨不从,若是扣押了朝廷来使还好说。如今使者已经脱困而去,只怕朝中很快就要将袁术打为乱臣贼子了!”

    孙策立刻慎重起来:

    “

    将军以为,我等该如何脱离袁术麾下?”

    黄盖眉头紧皱:

    “此事某也没什么决断,不如去问问朱君理。”

    朱治朱君理,也是孙坚的旧部。历史上是东吴肱股之臣,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正是他建议孙策趁机谋取江东的。

    孙策于是去拜访了朱治,朱治给出了和历史上差不多的建议。

    他劝说孙策:

    “袁术政德不立,本就拿不下扬州。便是强行占领治所寿春也不得长久,此乃伯符你的好机会!”

    他教导孙策以带兵去给舅父吴景帮忙为由,去向袁术请战。

    孙策便回去同袁术说:

    “我家旧日里对江东黎庶多有恩义,此番回去协助舅父征伐横江,便可在当地征募士兵。不出意外可以征到三万之众,届时这些人都能随您一起平定天下,谋夺大业!”

    他给袁术画了个大饼。

    袁术轻视他一个还没加冠的毛头小子,又想着之前放走了朝廷使者,只怕要遭受朝中斥责,周遭的诸侯可能也会进攻他。如果能有三万士卒补充到军队之中的话,确实于他有利。

    于是袁术答应了,轻易放走了虎崽子。

    孙策这一去,可就不会再回来。

    历史上朝廷好歹还在这个时候重新任命了一个扬州刺史,但这回始皇没有派个人过来送菜。扬州有袁术还有孙策,再派人来也没用,倒不如就地取材。

    蒙英率兵前来,可不是单纯为了送个诏书的。

    孙策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路边等待的蒙英一众。他对此十分警惕,差点就和对方拔刀相向了。

    蒙英及时拿出了诏书:

    “孙伯符接旨。”

    孙策一愣,没想到朝廷还有旨意给他。

    犹豫了一瞬,还是下马领旨了。

    这次的旨意有两封,第一封是将孙策任命为怀义校尉,给了他光明正大的统兵权。第二份是将他父亲乌程侯的爵位正式传递到他手上,并且在诏书里对孙坚的忠心大加赞扬。

    蒙英宣完旨说道:

    “昔年董卓作乱时,唯有曹孟德与你父亲孙文台尽心竭力地进攻反贼,可见天下诸侯间唯此二人忠心耿耿。如今陛下亲政,自然不会忘了乌程侯的功劳,斯人已逝,也只能补偿你一二。

    ”

    蒙英暗示道,袁术不敬朝廷,朝中有扶持一个新人担任扬州刺史的意思。扬州地处偏远,直隶鞭长莫及,所以必要挑选一个绝对忠心的臣子才好。

    原本朝中是想派遣汉室宗亲的,奈何这些年汉室宗亲里也有不少心怀叵测之辈。陛下因而不信任这些亲戚,这才回忆起孙坚当年的忠耿来。

    孙策作为孙坚的长子,想来必会承父之志,不叫朝廷失望。

    孙策听到父亲的旧事,虎目含泪:

    “陛下竟还记得家父吗?!”

    且他初出茅庐,不过才十九岁的年纪。朝中居然敢让他担任一州刺史,可见确实对他父亲和他十分信任了。

    经历过父亲离世后的孙策尝遍世间冷暖,多番遭受袁术打压,险些忘了当年父亲在世时的辉煌。

    不过到底是经历过沉浮的江东虎崽,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拉拢的。他对蒙英依然怀抱警惕,直到蒙英拿出了第三封册封刺史的诏书。

    蒙英解释道:

    “若直接册封,恐你遭受袁术毒手。陛下派我等来协助你平定江东,到时再将诏书拿出,你也算名正言顺接管扬州。”

    孙策一想也是。

    又见蒙英看起来是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人,至多不过二十五岁。对方还是个将领,必然不像那些人一般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于是欣然接纳了蒙英的加入。

    孙策问起蒙英的来历。

    蒙英说自己是关中人士,当初被迫加入了吕布麾下。如今吕布为秦司徒收服,他便转投了司徒,得到司徒的重用。

    孙策也听闻过秦正的威名:

    “秦司徒竟能击败李傕郭汜,还能收服吕奉先这等猛将,实在厉害。”

    更厉害的是居然还派了个将领过来帮他偷家袁术,敢用他孙伯符,一点都不嫌弃他年纪小没什么威望,真是胆识过人。

    其实要说孙策对朝廷有多少忠心,那肯定是没有的。但像他这种年纪小又嫉恶如仇的少年人,很容易热血上头,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始皇派遣蒙英过来,就是为此。

    蒙家对大秦的忠心不必多说,蒙英又深受父亲蒙毅的影响。把他丢到孙策身边去给孙策洗脑,想来要不了几年,始皇就能看见一个对秦司徒忠心耿耿的将才了。

    孙策这一路朝江东去,路上百姓纷纷来投。可见他家确实在江东一代颇有侠名,深得众人爱戴。

    出发时不过一千人,抵达目的地后一点人数,已经五六千了。

    接下来孙策要逐步攻克江东城池,有蒙英带着天子密诏协助,不少郡县直接就放弃了抵抗。

    江东地带还是有那么几个忠臣的,虽然不多就是了。

    与此同时。

    直隶收到了蒙英的回信,诉说了袁术的种种恶行。

    蒙英在信中写到,前两年朝廷曾经派遣先太傅马日磾前去袁术处宣旨,不成想被袁术扣押了。马日磾不肯臣服,软禁两年后在寿春生生呕血而亡。

    朝廷只知马日磾去了寿春就没再回来,问袁术讨人,袁术偏说太傅是要留下为他效力才不肯离开的。

    几月前马日磾身死,朝中就新立了一个太傅。未成想马日磾竟有此遭遇,可见袁术确实一点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始皇看着蒙英罗列的一桩桩一件件,认为这些还不够。

    始皇看向儿子:

    “朕记得,袁术曾僭越称帝?”

    扶苏回忆了一下:

    “这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过几日翻年,就是公元195年。原本历史上196年会改元建安,而建安二年,也就是197年,袁术才会因手握传国玉玺选择称帝。

    如今刘协有意在几日后的正月改元,用以纪念他终于亲政,不再受人钳制。

    不出意外,他会改元“中兴”,彻底背离历史发展。

    ——虽然这个献帝中兴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笑话。

    此刻,始皇认为两年太长了:

    “袁术如今彻底得罪了朝廷,只能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皮。但他也能将矛头对准朕,将朕打为乱臣贼子,如此便不算是在与朝廷作对。”

    比如之前扣押马日磾的时候,因为是郭李当政,他就可以说自己不是在扣押朝廷太傅,而是从郭李手中解救重臣。

    哪怕没人信这个鬼话,可它确实也是一个能扯的虎皮。

    所以要彻底把袁术压下去,就得让他做出真真切切对皇帝不敬的事。比如,僭越称帝。

    扶苏明白父亲的意思:

    “袁术没了别的路能走,若是此时得到

    传国玉玺的话,他只会认为这是天命在他。恰在他和朝廷闹翻的时候玉玺到手,岂不是上天也觉得他才应该代汉而立?”

    那么,玉玺现在在谁手里呢?

    史书说袁术听闻孙坚拿到了传国玉玺,于是拘捕了孙坚的妻子,从她手中抢夺了玉玺。之后几年一直想自立,但都没有付出行动,直到建安二年才正式称帝,可见玉玺其实一直在他手里。

    前一年,正逢汉献帝逃出关中。

    他先被韩暹、杨奉护送回洛阳,结果韩暹居功自傲,胡作非为,给了曹操讨伐他们的借口。

    曹操击败了他们,将献帝护送去许县,期间又遭遇了韩暹二人的追击。二人不敌曹操,奔逃去投奔了袁术。

    因为他们两个曾经有护送陛下东归的功劳在,也能勉强称一句忠臣。他们和曹操的争夺难说谁忠谁奸,袁术便借此将曹操打为逆贼,顺便否认了小皇帝的正统性。

    同时也因看到了小皇帝有多废物,被一群人当香饽饽抢来抢去。袁术就觉得汉室已经没救了,正是代汉自立的好时机,于是于次年选择称帝。

    在这个过程中,玉玺只是个借口。

    不过如今,始皇可以让玉玺成为主因。

    既然玉玺已经在袁术手里了,那他们只要给袁术一个提醒,让对方想起玉玺的存在就好了。

    扶苏便去寻了刘协:

    “陛下,蒙将军此去扬州,寻到了传国玉玺的下落。”

    刘协大喜:

    “果真如此?那玉玺现在何处?”

    扶苏叹气:

    “玉玺原被忠臣孙坚寻得,预备择机归还朝廷。不成想遭奸贼袁术所窃,如今袁术拒不肯还。”

    刘协之前刚收到袁绍乖乖送粮的消息,正是觉得天下诸侯虽然拥兵自重,但大部分还是很尊敬自己的时候。

    陡然遇到一个特别不给他面子的袁术,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随后扶苏提议可以先下令让袁术归还玉玺,若对方不从,便可号令群雄讨伐此等乱臣贼子。

    刘协想到袁绍等人的乖顺,认为梓桑说的有道理。如果袁术真的这么不识趣,他的爱卿们肯定愿意替他讨逆。

    几日后的正月初一,刘协主持祭天。

    同时趁着这个大日子,刘协宣布了

    几件大事。一是改元中兴,二是讨要玉玺。

    两个爆炸消息一并被传遍各州,一下子炸翻了所有人。重点是后者,传国玉玺居然在袁术手里!

    袁术收到消息先是一惊,而后突然咂摸出了点味道来。

    小皇帝手里没玉玺!

    没玉玺的能是什么正经皇帝?!

    反观自己,手握玉玺,上刻昔年秦丞相李斯亲篆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什么叫受命于天?就是说他袁术受上天眷顾,老天爷也觉得该他当皇帝!

    袁术立刻召集众人商议,要不趁此机会直接称帝算了。

    袁术振振有词:

    “当初秦朝政局混乱,天下群雄起义,最终由智勇兼备之人夺得天下。如今局势和那秦末又有什么区别?当立者自该是我!”

    众人:……

    而后力排众议,一意孤行,选择了就此称帝建号。

    潜伏在袁术身边的内应将他的话传回了直隶,送到始皇和扶苏案前。

    始皇看完:……

    扶苏看完:……

    扶苏微笑着对父亲说道:

    “该让刘季来看看这番话的。”

    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就得随机抓一个臣子来,让他们更不高兴一下。

    始皇设想了一下刘季看完之后的反应,到底还是对自家肱股之臣的怜惜占了上风。汉高祖刘邦干的事情,已经让刘季背了很多锅了,还是不要再欺负他了。

    下回见到汉高祖本人一并算账就是。

    袁术已经称帝,那就用不着朝廷做什么了。根本无需皇帝号召,缓过劲来得到兖州支持的曹操第一个调头去打袁术。

    曹操坐拥徐州和兖州,徐州就在扬州隔壁,此时不打更待何时?正好他连年征战府库亏空,可以去抢一波扬州回血。

    袁绍离得远,对此十分扼腕。

    这么远想打扬州都打不了,他倒是想借道呢,但荀彧拒绝了他借道的请求。谁知道袁绍过去是打袁术的,还是打兖州的,兖州也是一块肥肉。

    因有了共同的敌人袁术,曹操和袁绍、荀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暂且引而不发,先把袁术打了再说。

    袁绍打不到袁术,干脆把目标放到了豫州上面。

    豫州如今正乱着,刘备这个曾经被表

    为豫州刺史的人趁机跑去了豫州,试图收复此地。袁绍当然不愿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