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冤大头
    《大秦地府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拿一部分恶贯满盈的世家开刀。

    这是最快捷的办法了,而且可以顺便以其家财充盈府库。曹操手中可不止是缺地,粮草钱财实则也不怎么充足。

    荀彧提醒他既然已经得罪了这部分世家,那以后就要格外小心一些。其他世家有可能会替他们复仇,毕竟这年头世家之间互相联姻,基本都有亲戚关系。

    曹操神色凝重地点头:

    “文若放心。”

    接下来把青州兵的家眷尽数安顿好后,他的重心就得放在治理兖州和安抚兖州士族上了。破裂的关系得想办法修复一二,总不能任由关系越变越差。

    陈宫满以为这次终于该轮到自己去东郡一展拳脚了,结果去的却是程昱。

    曹操拉着他推心置腹,扯了一堆借口,还给他封了个州府内的高官。品级上似乎不比太守差什么,可能还略高一头,陈宫也只能认了。

    荀彧百忙之中同样抽出时间和陈宫聊了聊,陈宫表面上笑吟吟地应付了过去,私底下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隔了一段时间,曹操自认为自己这个兖州牧当得不错,便让人备上马车,随他前去请先生出山。

    这次曹操再上门,就发现涉间已经整理好了行李。他微微一愣,心想莫非是自己今日不来的话,先生就会主动去昌邑寻他?

    但曹操还是谨慎地询问道:

    “先生可是要远行?”

    始皇答道:

    “我猜你这两日便会再来,于是命人提前整理好了行囊。”

    曹操大喜过望:

    “先生肯出山了?”

    他赶紧招呼在院外等待的兵丁仆从进来帮先生搬行李,又说自己在昌邑给先生准备了极好的居所,保证不让先生受委屈。

    扶苏听着这番话,略感满意,觉得这个曹孟德还算识相。

    父子二人这才头一回下山,离开了隐居数月的地方。

    荀彧和戏志才听闻曹操念叨秦正多时了,一直不曾得见。今日对方前来,他们干脆放下公务在府衙门口相迎。

    曹操为了叫手下人多干点活、少浪费点时间,给谋臣们选的住处都离府衙很近。这样大家出门走两步就能直接进来办公了,不用在路上耽误工夫。

    秦家父子的宅院自

    然也是如此,几乎就在府衙斜对门。

    扶苏不由感慨:

    “州牧身边竟还然是如此缺人吗?”

    颍川郡不是就在兖州隔壁?荀彧从颍川摇人,都几个月了,应该来了不少才对。

    曹操答:

    “已经不那么缺人了,不过这处宅邸是操早先便为先生备下的,一直空着等二位入住。”

    实际上荀彧摇来的肯定不可能全是惊世大才,大部分还是中上等的人才。这些人自然比不上曹操心心念念的秦正,在府衙里担任的也不是最为要紧的职务。

    说话间荀彧二人已经上前来见礼了。

    不愧是传闻中留香的荀令君,刚走过来扶苏就闻见一股清雅的香气。贵族之家喜好熏香,扶苏以前也是如此,可惜住在山中没那个条件。

    曹操连忙为彼此介绍。

    始皇历经沧桑,早已做到气势收放自如。而且老秦人在他们太子殿下的污染下,基本上都有点表演水平在身上。

    是以今日甫一照面,荀彧和戏志才竟没能从他身上看出什么端倪来。只觉得这位秦正秦先生深不可测,但野心之类的,一概瞧不分明。

    这是个难缠的角色。

    本身始皇身上就自带一股子高冷气质,使用的玄鸟身躯加深了这种感觉。所以两位青史留名的大才左看右看,愣是没看出这人其实走的不是臣子路线而是君王争霸。

    ——若今日用的是黑龙之躯,或许会泄露出一丝端倪。

    荀彧由于之前看过始皇的策论,曾经怀疑过这人志向高远。毕竟始皇帝陛下写的东西,那肯定是站在君王角度写的。

    然而今日荀彧努力试图从他身上分辨他是否真心辅佐曹操,却什么都分析不出。

    荀彧心想自己可能是过分多疑了,秦正此人应该只是单纯的眼光毒辣,才能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事情。

    对方看起来性子比较冷,这样的人一般都目下无尘,对权势不屑一顾。

    几人友好和气地打过招呼之后,便没有继续留下叨扰。曹操表示府内仆役都是在乡中就近招的,若先生用着不习惯,可以重新招人。

    出去之后,曹操三人回到府衙。

    曹操忙问如何,文若和志才觉得那秦先生是否可信。

    荀彧想想这对父

    子对黎庶的态度,微微颔首说了句好话:

    “秦正心怀万民,令人倾佩。”

    戏志才则指出另一个点:

    “秦正之子应当已经及冠了,可见其年近四十。天下也不是这两年才乱起来的,若他有野心,不至于拖到今日才出山。”

    曹操醍醐灌顶:

    “志才所言极是!”

    三人因为掌握的信息有误,不知道始皇没提前出手完全是因为没赶上趟,成功达成了错误的结论。

    曹操彻底放下戒心:

    “如此,便能安心任用秦正了。”

    之前曹操也看出了那封策论的问题,然大才放过太可惜,他才勉力一试。

    何况曹操自己如今又没生出当皇帝的心思,他的态度只不过是从当一个单纯的大汉忠臣,变成了当个权臣也不错。

    所以他倒不会把始皇视为竞争对手,顶多担忧始皇会威胁到汉家天子的皇位。而他曹孟德自己哪怕要当权臣,也是当汉室的权臣,肯定要维护汉朝统治的。

    隔壁院落。

    曹操招来的仆从都是生手,洒扫之类的做得顺手,伺候人就差了点。其中一位婢女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先生可喜欢熏香。

    她说她和隔壁荀先生府邸里的婢女学了一手,曹州牧也特意命人在府中备下了不少好东西。

    曹操此举是在向父子二人展现能力。

    他抄家士族之后,搞到了许多好东西。里头不少东西他都分赏下去了,自然也不忘给秦氏父子预留。

    用这些物质条件拉拢人才,只是最基础的操作罢了。

    扶苏来了点兴致:

    “都有什么香?”

    婢女便细数了一遍,全是些附庸风雅起的名字,听名字根本分辨不出都是什么。扶苏干脆让她接下来这几天换着点,到时候自己再挑个喜欢的出来。

    除却熏香之外,府内的仆从还有很多需要调教的地方。

    生手要上手不容易,扶苏又是个被养刁了的精贵性子。平时没条件也就罢了,有条件之后便忍不住龟毛一些,细枝末节的要求多不胜数。

    始皇看他这样不由想起了其他位面的长公子。

    他家爱子自小金尊玉贵地养大,若是被打发去边疆,日子不知道过得得有多苦。幸好

    阿苏没受过这样的苦,不然他怎么舍得。

    始皇冲儿子招了招手:

    “阿苏,过来歇一会儿。”

    扶苏便乖乖回来了:

    “阿父,我还没安排完呢。他们很多事情都不懂,得我一点点教。”

    既然都来了昌邑,肯定不能让阿父继续过苦日子。所以扶苏提了一大堆怎么照顾他阿父的要求,犹觉得不够。

    始皇却道不必:

    “让他们慢慢学就是了,如今也没有当年的条件。”

    要是真让那些仆从复刻秦王宫侍者的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僭越。倒不如放他们自己去和荀家家仆学习,差不多就可以了。

    扶苏知道父亲说的有道理,只好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下来。

    秦氏父子正事归入曹操麾下,自然不能干坐着不干活。一般谋士刚来都会着急立功稳固地位,也让新主看看自己的本事。

    始皇用不着,他拿的不是这样的人设。

    所以始皇只是淡定地接下了曹操试探着拜托给先生的公务,游刃有余地处理起来。执掌天下几十年锻炼出的工作效率,直接把旁人都比了下去。

    荀彧愕然发现自己突然清闲了起来。

    原本明公身边能做决断的谋臣就他一个,哪怕多了不少颍川人才协助,荀彧每天依然忙到很晚。

    但秦正实在太能干了,他压根不是分摊走了荀彧一半的公务,而是分摊走了至少三分之二。

    即便如此,人家秦正还能三餐按时吃,每日有空练武强身,以及早睡早起、饭后散步、坚持养生。

    荀彧佩服不已:

    “先生以前不曾入过朝,竟能做到这个地步,果真厉害。”

    始皇迅速批完一封奏报放到一边:

    “文若过奖了。”

    有了能干的秦先生在,曹操彻底从公务里解放了出来。

    虽说还有一些事情必须得身为州牧的他来决断,可这么点公务比起之前那些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不仅秦先生能干,他儿子也很有本事。

    始皇拿的是稳重不慕权势的人设,扶苏拿的却是正常谋士的人设。他得做一些符合年轻人的事情,总不能父子俩都像个老妖怪似的。

    所以“着急立功”这件事始皇不能做,扶苏倒是可

    以。

    今日他便找到曹操:

    “胥听闻使君想要修复与兖州士族的关系?”

    扶苏用的假名是秦扶胥,但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后曾经规定过“二名非礼也”,不让大家用二字的名。

    两百年过去,庶民不一定还听他的,他早不是皇帝了。但贵族世家大多还遵循这个起名规则,放眼望去基本没有双字名的人。

    唯一一个疑似双字名的戏志才,有人怀疑他是庶民出身所以不讲究这个,也有人觉得志才是他的表字、名已经失传了。

    本位面的戏志才确实有个大名戏忠。

    这次出山后,曹操就提醒扶苏改个名。如果他继续用秦扶胥的话,双字名可能会让贵族怀疑他出身寒微,进而瞧不起他。

    曹操认为,秦氏父子可能是因为身为秦朝遗民,不屑遵循王莽定下的规矩。

    而且光武帝刘秀取代新莽后,按道理说这个单字名的规矩已经是过去式了,不遵守也是没关系的。只是秦氏不怎么和外头的贵族相交,才不爱在这上面讲究。

    如今既已入乡,最好还是随一下俗。

    扶苏便从善如流地省略了扶字,说自己叫秦胥秦梓桑。

    正好,扶胥和扶苏太有指代性了,保不齐就有脑洞大开的人猜到什么。

    虽然胥字的含义是官职,好像和后头的表字没什么关系。但这年头表字也有表达美好期许的意思,不一定和本名相关,旁人也不会揪着不放。

    所以扶苏方才和曹操聊天之时,就干脆自称“胥”了。

    曹操听了扶苏的询问,叹一口气:

    “操如今得罪了兖州士族,只怕没那么容易与他们重修旧好。”

    双方都是聪明人,曹操猜到了扶苏的来意,故意说出自己的烦恼,给扶苏递梯子。

    扶苏顺着梯子往下说:

    “某有一计,可稍稍缓和彼此关系。然此计无法彻底消除隔阂,只能叫兖州士族不再拿使君的所作所为出言抨击。”

    曹操心想这样也够了。

    他最近经常被兖州这边的世家家主阴阳怪气,他们地头蛇抱团,自己一个外来的也没办法。

    曹操到底是南边豫州境内的沛国人,不是兖州土著。在别人的地盘上,不得不委曲求全一下。

    能在修复关系的同时堵上世家们的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曹操虚心求教:

    “不知梓桑有何妙计?”

    扶苏微微一笑:

    “他们如今有底气谴责使君,不过是因为他们自认清白。倘若使君将从世家手中抄没的家产分出一部分来给他们,拿了好处,他们可就无法置身事外了。”

    之前曹操本来想着稍微动几个世家,够安置青州兵就行。结果那些世家的姻亲不肯罢休,开始公然和曹操对着干。

    曹操到底是个小暴脾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些闹事的也一起收拾了。

    于是最后弄到手的财产比预计的要多不少,该安置的都安置下去之后,手头还有许多田产财帛。

    要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分给其他世家,确实是肉疼了一些。但能借此将大家全部拖下水成为“共犯”,这笔买卖很值。

    曹操茅塞顿开:

    “大善!”

    这是一招毒计,也是一出阳谋。有骨气的话你别要好处,拿了好处你就没资格叫嚣了。

    做主吵架的曹操如果有问题,你这个跟在后头瓜分东西的又算什么好东西?

    世家都是讲利益的,什么别的都是空中楼阁。寻常的拉拢示好收效甚微,唯有把彼此的利益进行捆绑,才能高枕无忧。

    荀彧难道当真只能替曹操招揽到颍川名士吗?当然不是,只是在刚起步的时候,荀彧得替他们颍川集团